霍雪衣和銀槍斷魂等人遠在陝西鎮安,要及時趕到河南登封攔截李如風,顯然時間上來不及。
他跟羅明心、湖心肖商議後,決定在龍門設下一支伏兵,由龍門小李廣李尋高組織手下等候李如風進入羅網。
第二支伏兵則由雪花郎君顧海風組織手下,在浮戲山,環翠峪一線機動設伏,見到有李如風畫像的人,不問青紅皂白,一律射殺或斬殺。
霍雪衣老奸巨猾,他要先行投石問路,等到確定李如風的行走路線後,再指揮重兵,進行圍追堵截。
羅芙蓉為了避開碧雲宮高手的圍堵,設計經過龍門後經伊河南下走水路,剛好與李尋高的防區相撞。
李尋高在接到飛鴿傳書的那一刻起,就連夜召集了神箭門洛陽飛羽堂的12名高手,趕往龍門山設伏,作為神箭門洛陽飛羽堂堂主,他早就聽說過一些有關李如風跟碧雲宮智斗的故事,所以他算是一個知己知彼的角色。
他料定,只要李如風走龍門山道,飛羽堂麾下的十二名精英,有能力將李如風射殺于山道上。
時值晚秋,各個地方來到龍門石窟遊玩的人們,紛紛被颯颯的秋風勸退。
龍門石窟位於河南省洛陽市南郊伊河兩岸的龍門山與香山上,窟龕上千個,造像尊數數以萬計。
據記載,龍門石窟開鑿於北魏孝文帝年間,之後歷經東魏、西魏、北齊、隋、唐、五代、宋等朝代連續大規模營造達400多年,石窟規模蔚為壯觀。
但人少不代表沒有人來,李尋高的手下很快就看到一個乞丐扶著一個頭發花白的老人,步履蹣跚地向山道走來。
眾武士早埋伏於石窟暗處,他們在等了望哨員發出示警訊號,以便做好萬全準備,因為飛羽堂堂主李尋高已經告知每個參戰的武士,李如風武功過於奇特,而且跟他對陣的高手,很多都已不見天日,到佛祖那裡報道去了。
一名瞭望哨拿出李如風畫像,他實在找不到在山道上行走的老人,跟李如風有半點相似的地方。
一陣勁風吹過,把在石窟高處的他吹得打了個激靈。發出輕微的咳聲。
李如風耳朵是何等靈敏,他從輕微的咳聲,很快判定出那人的方位。
他裝作腳下一滑,站立不穩之際,電目看出一個揹著弓箭的人暗藏在石窟高處。
李如風暗自一驚,他想不到敵人竟然已經採取行動。心裡暗自慶幸羅芙蓉又救了自己一次。
可是當下,他也不敢在化裝成乞丐的羅芙蓉面前聲張,他心裡清楚,碧雲宮異人眾多,有人在遠處,透過你的口型變化,就可能猜得出你說的是些什麼話。
伏在那個瞭望哨對角線上的另一名瞭望哨輕聲說道,今天也沒幾個人上龍門山來,說不準李如風還在山腳下,想著如何走過這處天險呢。
李如風口裡含著龍舌片,別人根本聽不清他說些什麼。他假裝朝著乞丐發脾氣,乞丐唯唯諾諾,恭恭敬敬地扶著他往龍門山道上緩慢走著。
這次他們兩人的長劍都已拋棄,包袱已換成了毫不起眼的粗布短搭子,且只有羅芙蓉才背在身上。
李尋高在暗處苦等,不見李如風自投羅網,以為李如風另有了一條路。
他鬆了口氣,卻不發出任何撤崗的命令。
李如風知道擒賊先擒王的道理,他一直沒有除掉躲藏於山道兩旁和石窟四周的武士,就是要借這種短兵相接的機會,找出隱藏在暗處的首領來。
小李廣見日色偏西,暗自納悶,怎麼到這種時候,還有乞丐扶著老人在龍門山道上行走,這也太不合常理了吧。別人是趕早不趕晚,這兩個人卻反其道而行之,是不是其中有詐?
但他又一想,霍統領只在飛鴿傳書中提到李如風,根本就沒有提到他有同夥,這的確有點離譜,無論如何,得讓人去看清楚是怎麼回事。
他不敢用長箭向同伴發出上前查證的字條,因為羽箭破空的聲音過於響亮,如果兩人有詐,勢必會打草驚蛇,但為了不驚擾路人,又不好強行攔住搜查,一時間,這個難題困住了李尋高。
李尋高畢竟是飛羽堂堂主,臨陣不亂。
還沒等到老頭和乞丐靠近,李尋高暗釦幾片落葉在手,他要用飛花摘葉的功夫試探一下兩人,看他們是平民還是身懷絕技的人。
李如風和羅芙蓉繼續緩慢地在龍門山道上行走,已經來到了李尋高的附近。
李尋高知道不能再拖,因為太近了,如果對方真是冒牌貨,反而會讓自己暴露,影響自己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