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雖然貴為貴妃,但她也明白自己和皇上之間早已有了裂痕,遠不如她剛入宮時那樣兩心相許,她需要一個親生的兒子來穩固自己的地位。
如今果郡王還活著,自是她死去的兒子弘曕佔據了上風。
她忍不住的想著既然果郡王是必死的,那如果他提前給弘曕試試溫度,弘曕是不是就不會死?
然後甄嬛又想起了因為打翻了酒壺,運氣爆棚逃過一劫的孟靜嫻。
她不禁陰暗的試想如果孟靜嫻當時沒有離開,是不是允禮和弘曕都會沒事?
該死的應該是孟靜嫻和元澈,而弘曕本該是果郡王唯一的兒子。
甄嬛越想越覺得是這麼回事,既然允禮的兒子弘曕已經死了,那麼元澈也應該下去陪他的兄弟。
於是甄嬛趁著孟靜嫻還在宮裡的時候,毫不猶豫的對元澈出手了。
而甄嬛一出手,孟靜嫻就立刻發現了,直接把她的手段原封不動的回敬給了靈犀,所以當天晚上靈犀也沒了。
要不是如今孟靜嫻是果郡王側福晉,和果郡王榮辱與共,孟靜嫻非得把這兩人的私情捅破了天。
這樣孟靜嫻都不用出手,四大爺都能整死這對狗男女。
甄嬛自是知道這是孟靜嫻的手段,但她甚至不敢找皇上做主。
因為是她自己出手在先,而她本就不乾淨,她怕皇上循著這件事查出點什麼,便不敢再輕舉妄動了。
雖然甄嬛恨孟靜嫻害死了她的一對兒女,但她不是一個人,她背後還有甄氏一族,她沒有那個魄力和孟靜嫻魚死網破。
她見識到了孟靜嫻神不知鬼不覺的手段,自是不敢拿全族的腦袋冒險。
如今允禮已經成了一個廢人,而他又只有元澈這麼一個兒子。故元澈自然成了承繼果郡王爵位的不二人選,孟靜嫻也被破格提為了福晉。
孟靜嫻一抓到府中的權力,便把浣碧和果郡王關在一起。
浣碧不是愛果郡王愛的要死要活嗎?那就讓他們兩個人渣每天像漿糊一樣膩歪在一起好了。
不過孟靜嫻可沒有忘記浣碧一個奴婢仗著熹貴妃的勢,竟敢壓在原主頭上耀武揚威。
他又想著果郡王在原主死後不管元澈,把全府人的腦袋別在褲腰帶上跟著甄嬛胡鬧。
於是每天早中晚孟靜嫻都請老嬤嬤各給他們十個大比兜,讓他們好好反思一下。
然後孟靜嫻每天只給他們一碗豬飼料。反正這兩人賤人配狗,天長地久,只配吃豬食,愛吃不吃。
最開始他們還罵罵咧咧的,也打死不肯吃豬飼料。
等過了幾天,他們發現反抗不僅毫無用處且還費力氣後,便也接受了任人拿捏的事實。
不過浣碧終究是愛果郡王的,她總是讓果郡王先吃豬飼料,然後她吃剩下的。
但是允禮作為男人飯量實在太大了。而允禮本就不在乎浣碧,所以也不會想著給她多留一點,所以浣碧從來沒有吃飽過,這讓總把允禮放在第一位的浣碧十分不好受。
此外,果郡王慢慢的智力也有些不正常了,變得眼歪口斜控制不了面部肌肉,有時候邊吃還會邊流口水到碗裡,完全沒有了過去帥氣的樣貌。
所以浣碧漸漸也對允禮沒那麼多耐心了。最開始是看果郡王吃多了便打他,然後就變成了把自己吃剩下的殘渣給允禮吃。
就算不暴露甄嬛和果郡王的私情,她的小辮子也是一抓一大把。
隨著如今純元臉的光環漸漸消失,皇上又不用顧及甄嬛是阿哥生母,在看到孟靜嫻輾轉讓夏刈查到的東西后,他毫不猶豫的把甄嬛打入了冷宮。
但是甄嬛和允禮這麼相愛,孟靜嫻肯定要成全他們呀。
於是孟靜嫻從冷宮中把甄嬛薅了出來,給她灌了啞藥,丟進了允禮和浣碧的小院。
但是孟靜嫻絲毫沒有給他們增多伙食,每天還是給他們那麼多豬飼料,因此這幾人為口吃的成天到晚的打架。
可豬飼料怎麼吃都吃不夠,所有這幾人為了苟活著甚至為排洩物大打出手。
即使這幾人根本得不到足量的食物,早就餓得面黃肌瘦,他們還是以頑強的生命力,靠著彼此的固液混合物活了很多年。
孟靜嫻其實也不明白如今到底是什麼支撐這幾人如此堅強的活著,畢竟他們可謂是一無所有了。
不過孟靜嫻後來想了想,或許這就是主角團永不言棄的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