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本來自恃生了龍鳳胎,又和孝賢皇后長得像,自信自己皇貴妃也當得,這些日子沒少白日做夢,但沒想到最後沒有晉封也沒有賞賜。
因為皇上早就摸清了甄嬛的性子,是個給顆金子就能妄想金山銀山的。
弘曆可不想因為給甄嬛了點恩賜,就讓她升起什麼不必要的野心,甚至忘記自己姓什麼,所以索性根本沒有任何表示。
在皇上看來,現在甄嬛順從、乖順、匍匐在他身下的樣子就正合他意。
弘曆可不是那真心愛柔則的大胖橘,本來他就對富察琅嬅沒多愛;何況他也不是什麼有文藝細胞的,非要和嬪妃討論詩詞歌賦。
妃嬪於他而言就是解壓的。弘曆每天去後宮就跟服了軟骨散一樣,歪在塌上大爺似的,形象全無的享受嬪妃周到的服務。
所以嬪妃跳個舞唱個歌,或許比賣弄文采效果更好。而皇上把甄嬛放出來,只是因為她遠比其他嬪妃玩得開罷了。
這段時間甄嬛在宮裡,也是絕不屈服於命運的不停蹦噠。但是沒想到嬪妃們不搭理她了,她卻先惹怒了從蒙古回宮探親的和敬公主。
和敬公主本來最討厭如懿,這是個早就被打落泥潭還佔著她皇額娘位置的人。
而現在還要加上一個甄嬛,甄嬛有著和富察琅嬅相似的臉,但卻只是一個小小貴人。
甄嬛每天頂著皇額娘相似的臉,給其他庶母卑躬屈膝,這讓心高氣傲的和敬如何受得了?
何況甄嬛那不講規矩、滿頭珠翠的輕浮樣子和她最重規矩、例行節儉的母親沒有任何相似之處。
所以和敬這次回宮把除掉如懿和甄嬛放在了首要地位。
和敬還沒動手呢。偶然的一天,她在帶著兒子和皇阿瑪用膳時,言語間透露出了自己對如懿和甄嬛的不喜,被皇上聽出來了。
弘曆便直接問和敬是不是討厭這兩人。
和敬本就是個傲氣慣了的,這些年即使她嫁去蒙古,但是有了父親的保駕護航,也沒人敢給她罪受。
反倒因為沾染了些蒙古人的豪氣,和敬更是對自己的皇帝父親也沒多害怕。於是和敬雖然有點怕皇阿瑪生氣,但還是誠實的肯定了皇上的猜測。
沒想到皇上卻直接對和敬說把這兩人交給她處置。和敬當場目瞪口呆,畢竟原本和敬還以為自己要多費一番心思的。因為她怎麼也沒想過父親會這麼狗,無論如何這兩人好歹都是他的女人啊。
不過倒不是和敬實話實說多高明,而是和敬作為弘曆和富察琅嬅留下的唯一孩子,只要她沒有損害皇上的利益,皇上也樂的縱容她。
何況皇上早就厭煩了如懿和甄嬛兩人時不時蹦噠,早想把她們踢開了。
但是她們畢竟是自己的妃嬪,弘曆不知道如何妥當處置她們,畢竟她們也確實沒犯什麼大錯,所以他一直猶豫不決。
現在既然和敬丟擲了橄欖枝,皇上也願意順水推舟把這兩人交給女兒,滿足女兒小小的願望。
和敬沒有因為皇阿瑪的偏愛有恃無恐,反而有一種毛骨悚然的感覺。
畢竟如懿和甄嬛一個作為他自己鼓吹的“青梅竹馬”,一個是和自己髮妻長得相似的替身,在膩味之後都可以說丟就丟,隨便給自己女兒處置了。
那何況是自己這個實際上從小到大與他沒有太多感情交流的女兒呢?誰知道哪天父親會不會突然厭惡了自己?
不過無論如何,和敬不會放棄這個可以正大光明報復這兩人的大好機會。所以和敬去了翊坤宮和鹹福宮,綁了被打暈的如懿和甄嬛,就馬不停蹄的拜別了父親,帶她們回了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