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半個月甄嬛沒少受宮人的苛待、嬪妃們的冷眼,她甚至還聽周圍的人議論她壓不住福氣,一進宮就生病也不嫌晦氣,不配得到皇上的寵愛云云。
甄嬛也終於明白了,自己沒有寵愛便什麼都不是,所以甄嬛終於準備找機會,主動出擊偶遇皇上。
但是後宮規矩嚴明,也沒有那心靈手巧的小允子,自是不可能讓甄嬛在御花園扎什麼鞦韆、吹什麼簫。
於是甄嬛便提前使用了祈福方案。但是這次沒有了通風報信的蘇培盛,甄嬛只能在春寒料峭的時候穿著單薄的衣物,一天一天的苦等皇上的到來。
不過可能是因為那所剩不多的女主光環又一次發揮了作用,終於甄嬛在倚梅園吹風的第三天,她等來了恰好過路的皇上。
這次皇后不是純元,甄嬛自然不會被教導什麼“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所以她在倚梅園給皇上祈福。
的確大冷天的,有個人在樹下念念叨叨的引起了康熙的好奇。
因為康熙覺得不在屋子裡待著,沒事跑外面吹風多半是有點病,所以他悄悄的躲在假石後,想聽甄嬛說了什麼。
康熙聽清楚了甄嬛說的話,只在心裡暗道一聲又是個爭寵的,都懶得看甄嬛的臉了,又惱怒自己好不容易出來溜達還要被女人纏上。
但是很可惜的是,康熙和甄嬛沒有情感基礎,康熙不是雍正那樣虔誠信奉佛法的,所以對一個陌生女人給自己祈福這件事,他本身也沒多相信也沒多大感觸。
他幼時曾經祈求佛祖不要帶走額涅,額涅走了;中年祈求神明不要帶走表妹,表妹走了;之後又求上蒼不要再走皇祖母,皇祖母也走了……
在他小時候陪伴他的親人,這些年是越來越少了。漸漸的,他也在萬人之巔成了一個孤家寡人。
康熙不禁懷念過去,兀自傷感,哪裡還記得讓他產生這種悲傷情緒的甄嬛?
所以康熙就那麼轉身走了,一路上自顧自的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還暗暗氣惱自己是真龍天子,難道上天就不能傾聽一次自己的祈願嗎?
甄嬛剛剛聽到不遠處窸窸窣窣的聲音,就知道必定是皇上來了。但是她還是裝作不知,找了一個自己最好看的角度,繼續虔誠的祈福。
甚至甄嬛都打好了腹稿,準備好了皇上和自己說話時的臺詞。
甄嬛還打算佯裝不知皇上的身份,和皇上培養感情,但她沒想到皇上居然直接就走了?
最後甄嬛沒見到皇上,回去之後因為受了凍又病了,斷斷續續一個多月才好,而她本就因為上次生病,還沒恢復的憔悴臉龐更瘦削了。
甚至甄嬛好了以後,她心裡滿是劫後餘生的慶幸。因為她早就聽說如果她再不痊癒,就要被挪去行宮了。
畢竟她一入宮,連皇上面都沒見到就不停的生病,是誰都會覺得晦氣。
不過甄嬛也算幸運。
康熙好不容易忙完了過年積壓的政務,而甄嬛的病也剛好沒幾天。這時皇上突然想起來這次新進宮秀女中,好像有一個長得像仁孝皇后的。
太子雖然是仁孝皇后所生,但終究是男子,相比之下與康熙更為相像,所以也看不出太多仁孝皇后的影子。
而且說實話,仁孝皇后的樣貌在康熙心裡早就模糊了。畢竟他的女人太多了,而仁孝皇后又走了太多年了。
仁孝皇后還活著的時候,康熙天天想的都是如何鞏固政權、和輔政大臣鬥智鬥勇,可沒那個心思天天關注一個女人的外貌。
雖然這些年康熙偶爾得空,會翻看仁孝皇后的畫像。但是是個人都知道,那些歐洲畫師畫的亞洲人和真人差距有多大。
畫師們一向追求用最抽象的筆觸描繪出人臉,只能勉強追求神似。
比如乾隆皇帝嬪妃畫像中,所有女人好像都共用同一張臉,只不過有的年輕一點,有的年老一點,有的胖一點,有的瘦一點。
所以康熙不禁思考,這和仁孝皇后有幾分相似的女人,到底長個什麼樣子?
於是當晚他就傳甄嬛前來侍寢。
甄嬛聽到皇上的傳召,不禁喜極而泣。她現在再也不敢端什麼架子、搞什麼花樣了,在一次又一次失手後,她只想趕快成為皇上名正言順的女人。
甄嬛晚上沐浴過後,就穿著紗衣被帶到了乾清宮側殿。甄嬛坐在殿中百無聊賴的等著皇上的到來,心中是按耐不住的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