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長樺上輩子在乎的人都沒了,他這些年對老太太潛意識的厭惡,所以也沒怎麼光顧過壽安堂,也好奇徐氏汲汲營營一輩子,最終究竟落得個怎樣的下場?
於是盛長樺一回到家,便迫不及待的去了壽安堂。
可是當看到徐氏癱在床上,半身不遂、口不能言的可憐樣子時,盛長樺一路上想好的千言萬語,此刻似乎都說不出口了。
不是盛長樺對老太太起了憐憫之心,而是他覺得一切語言都是蒼白的,且毀了他人生的盛徐氏也不配同他講話。
看老太太骨瘦如柴的樣子,甚至他在路上想一把掐死盛徐氏的惡念也消失了——
死是最好的解脫。
有什麼比自己在泥潭苦苦掙扎,卻看著老對手春風得意更讓人瘋魔呢?
盛長樺想到自己剛中狀元,如今擺在他面前的是大好前程。老太太可不能死,因為她不配他盛長樺為她披麻戴孝。
盛長樺估摸著官家沒幾年了,索性到時候趁官家駕崩時,順便也把盛徐氏送走,省的他要守兩遍孝浪費時間。
盛長樺記起自己兒時,老太太曾對自己說些顛倒黑白的話,什麼探花郎沽名釣譽娶了她,成親之後又寵妾滅妻。
待他終於覺醒了記憶後,愈發覺得這番言論簡直可笑至極。
想當年他小小年紀高中探花,能是個是非厲害不分的傻子嗎?他能不知道朝中清流和勳爵是對立的嗎?他即使要攀附,那也應該攀附文官清流或有名望的老臣。
當年勇毅侯府還沒落敗,老太太背後有權勢是不假。可正是老太太硬要嫁他,拆散了他和青梅竹馬、斷了他一輩子的仕途。
他上輩子情場失意是不假,可早早離世更是因為事業不得志。而他作為鮮衣怒馬、一時風光無限的探花郎,為什麼會鬱郁不得志呢?
他作為盛家第一個榜上有名的,在朝中本就幾乎沒有任何人脈。哪怕他娶了青梅竹馬紅兒,也不過是無人提攜罷了。只要他兢兢業業做官,他作為探花郎,一步步踏踏實實的,怎麼可能爬不上去?
可就是因為他娶了徐氏,這所謂的“勇毅侯嫡女”,不僅被勳爵人家看不上,又受朝中的清流人家排擠,舉步維艱。
他怎麼可能有施展抱負的機會?
要知道斷人仕途,無異於謀財害命,正是因為老太太的強取豪奪,才讓他十幾年寒窗苦讀付出的努力灰飛煙滅。
盛長樺思緒回籠,只吩咐房媽媽“好好照顧老太太”,最後深深看了老太太一眼,就頭也不回的走了。
王若弗聽說盛長樺去了壽安堂,就知道他無非是去解決上輩子的恩恩怨怨了,不過盛長樺遠比王若弗想象的灑脫。
其實老太太再為盛紘綢繆又如何?
如果沒有老太太的所作所為,盛紘的父親探花郎就不會英年早逝。
但凡探花郎在朝為官,盛紘就能站在更高的,能省好多在官場摸爬滾打的功夫,節約很多外放的時間,甚至很有可能根本無需從天高皇帝遠的芝麻官做起。
所以老太太的行為,不就是打個巴掌、再給個甜棗,最後還要你感恩戴德嗎?
等科舉塵埃落定後不久,京裡就發生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
齊衡的外室霓蓁純被平寧郡主發現了,沸沸揚揚鬧到了滿城皆知的地步。
其實平寧郡主本想私下解決。
畢竟家風好點的人家,男子都不會做出養外室的事,尤其是在他們成婚之前。
齊衡一向以清正形象示人,這次科考又名落孫山,故這件事一旦傳出去,對整個國公府無疑是毀滅性的打擊。
所以無論是為了齊衡的名譽,還是為了徒有其表國公府,或者為了平寧郡主自己的面子,她都要把這事狠狠的按下。
:()綜影視:神經質任務者線上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