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
嫻娘跪在了太后面前,“侄女知曉您不容易,為了陛下操碎了心,在後宮裡傾軋沉浮,您心裡的苦皇上是知曉的,陛下已然恩封父親為承恩侯,您安享晚年不是很好?以前受得苦現在享福,也是您想要的,陛下是有為明主,天下大事自有他操心,您累了算計了半輩子,如今陛下已然是長成,正是您享受陛下孝順的時候。”
太后柳眉倒豎著,氣得指著嫻娘:“沒出息,你這沒出息···”
“皇后娘娘為了陛下傷過雙腿,落下了病根兒,您多體諒皇后娘娘吧。”
嫻娘低頭,太后湣�鶚�チ嘶肷淼牧ζ��ё諾氖直鄯畔攏�澳閆鵠礎!�
“是。“
嫻娘嘴角彎了,太后娘娘還沒蠢到無可救藥的地步,如此看來太后娘娘不是隻有一個用途了,以前嫻娘打算藉著太后和皇帝頻繁的起衝突行事。
皇上為了孝順的名聲著想,只能寵著她平復太后的怒意,給太后些許的指望,皇上並沒忘記舅家,對太后還是孝順在意的。
入宮這幾日,嫻娘發現了皇帝的另一個性情,偏執···他冷落嫻娘,就是因為不喜歡,甚至不在意太后的反應,或者說同太后對著幹,如此一來嫻娘原先定下的計劃就不好用了。
嫻娘是做過母親的,知曉兒子是母親的命根子兒,太后只是不服氣貞娘,不服氣貞娘被陛下敬為母親。這讓太后情何以堪?
別看太后對貞娘很和善,總是稱讚貞孃的好處,太后是不得已為之,誰希望辛辛苦苦養大的孩子同外人親近?越是想要抓緊,卻越會失去,皇上的偏執可能遺傳自太后。
只是太后用錯了方法,讓貞娘在皇帝心裡地位越來越重,太后也只能越來越喜歡貞娘。
說起冊封太后孃家兄弟為侯爵的事情來,很能體現這一點,皇帝先是不準,太后只能讓貞娘去說和,如此才有了爵位。
如果太后眷戀權柄有心效仿前朝女帝,嫻娘還能想明白,但太后的干涉朝政大多都是小事,全都沒用在點子上,嫻娘覺得太后挺不容易的,做必錯,她就沒出對過一個主意,相比較貞娘,有些事情的處理上確實有獨到之處。
嫻娘恨貞娘,但不得不承認如今的貞娘是個好對手,不同記憶中的庶女,汝陽王王妃做久了,貞娘也有本質的變化。
嫻娘同情的望著太后,兒子同她離心離德,難怪她越是著急越是出錯,“皇上心裡裝著皇后娘娘,您總是對皇后娘娘很挑眉毛豎挑眼的,皇上會傷心的,您和皇后娘娘在他心裡最重,您也不想看著皇上不開心不是?先帝后宮三千,先帝又有鍾情之人,姑姑為了陛下忍耐了良多,如今您再退一步同皇后娘娘和氣些,陛下不會再左右為難。”
太后重重的嘆息:“哀家的兒子只記得皇后為他如何如何,為他受盡委屈,他怎麼就沒想到哀家?憑什麼哀家養得兒子同別人親近,哀家為他···為他做得還不夠多?照顧當初的七皇子,哀家打了他,哀家比他更痛苦,當年的皇后罰哀家在雪地裡跪著···哀家只是不說罷了,哀家養得好兒子也不記得···”
“皇上是記得的,記得的。”
嫻娘對太后聲淚俱下的表演暗挑大拇指,總算明白了,皇后是受苦了,但這些苦楚比起太后差得遠了,夜深人靜的時候,皇帝會想一想他如何從不得寵的九皇子登基的?
貞娘有是什麼時候靠近他的?皇后嫁給他並不委屈,是皇子妃,相比誰受得委屈更多?皇后入門皇上就寵著,疼著,護著,太后呢?在後宮裡不僅爭寵還得幫著兒子陷害奪嫡對手,誰做得更多?
太后絮絮叨叨的說著往事,嫻娘時不時的說兩句,當然大部分說得還是皇后的好話,請太后娘娘為皇上再忍一忍。
嫻娘從太后寢宮出來前,太后暗自捏了捏她的手心,眼裡劃過欣慰,“你比哀家想得開,也比哀家有福氣。”
“臣妾不想讓您,讓陛下,讓皇后娘娘為難,您們開心了,臣妾也會開心。”
嫻娘屈膝行禮,你們開心了,我也好進行下一步,前生嫻娘很少會這樣說話,但不說不代表她不會,前生她一切的苦楚都自己揹著,換來的是什麼?
她不是不能哭,而是沒有哭的機會,桃子撩開青雀軟轎的簾子,“主子,到了。”
“嗯。”
桃子低頭,嫻娘掩飾去紅眼圈,閤眼沉靜一會,嫻娘扶著桃子的手下了鳳輦,同皇后的鳳凰鳳輦不同,貴妃的是青雀,進去之後,嫻娘不意外的看到了多日不曾見過的皇帝。
“見過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