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直奔另一艘返回濟南的大船。
====================================
三月初九,乾隆皇帝駕臨錦屏山,將在此盤桓幾日,為孝賢皇后開壇做法事。
青依不知道乾隆的行蹤,但她知道十三年的三月十一,隨乾隆東巡的孝賢皇后病逝於德州運河上的青雀舫上,乾隆也必定會在孝賢皇后忌日這天現身錦屏山。
而現在已經是初九了。
當初逃離濟南時是那麼地急急忙忙,而現在返回濟南時是那麼地心急如焚。有時人生的際遇真是可笑。如果知道今日,當初何必如此奔波?
自己還是逃不出他的手掌啊!
她固然知道歷史上的乾隆活到八十九歲高壽,這次他應該沒有性命之憂。但她害怕的是因為自己的到來,出現蝴蝶效應,歷史已經改變,例如因為她的話,乾隆已經裝備了一支火槍隊,派人去研製火槍了,如果歷史上也曾有過這樣的事,就不會有火燒圓明園的悲劇了吧?
如果那個購買了一百枚地炮的濟南人恰好是濟南城的亂黨,將錦屏山炸了,乾隆如何能逃脫?除非他的密探比美國的FBI更厲害,防恐能力已經去到防範於未然的程度。但在這通訊技術不發達的時代,她無法想象。
所以,她只有一路狂奔。
在泰安下了船,已經是傍晚,她買了兩個饅頭,重金在路旁購買了一匹馬,朝錦屏山直奔而去。
她的馬術是在木蘭圍場秋獮時學的,只有半桶水,一路是驚險無比。一次摔下馬背,兩次走錯路,雖然走的是官道,但夜間四周的山黑越越地,說不出地陰森恐怖,還不時有野鳥怪鳴,嚇得她心驚膽跳。
就這樣,從泰安到錦屏山,她馬不停蹄地飛奔,連換了兩匹馬,到了十一日的早上她終於抵達錦屏山。
在朝霞的映襯下,晨間的錦屏山重巒吐綠,疊嶂滴翠,山林幽邃,雲蒸霞蔚,好似人間仙境。
在山腳,青依下了馬,雙腳疲軟,幾乎摔倒在地。仰望上山的路徑,只見石級兩旁綵帶飄飄,想必是為迎接聖駕特地佈置的。但山腳居然沒有一個士兵看守,山林一片死寂,一切都透露著詭異。
難道亂黨已經刺殺成功?
青依跌跌撞撞地往山上跑,跑到半山腰,只聽到一聲驚天動地的巨響。
青依的眼淚啪嗒啪嗒地掉下來,自己還是來晚了嗎?
作者有話要說:本來要虐大叔的,但寫來寫去都是虐青依,為什麼?難道我好自虐,總是虐自己的孩子?還是現實中少虐待男人的經驗……o(╯□╰)o
重逢
用盡最後的氣力跑到山頂,只見山頂一片狼藉,原本的碧霞元君祠化為了一堆瓦礫,無數裝束各異的人倒伏在地,血流成窪,慘聲一片。
青依抬眼一望,高處的祭壇上也倒伏著幾個身影,中間的那個人身上明黃色的衣裳刺痛了她的眼睛。
她踩著滿地的瓦礫,奔到他身旁,見到一灘鮮血正緩緩從他身下流出,她不禁淚如雨下。
難道秦太傅和杜太守沒有將她的畫轉交乾隆?其中出了什麼意外?如果她是親自前往,而不是假手於人,是不是就可以避免今日的結果?
難言的懊悔與悲傷,齊齊湧上心頭,她泣不成聲,淚眼模糊。懷著最後的僥倖,她竭力地拉扯著他的手臂,想將他翻過身來,但哪裡推得動?
“青依。”有人在叫她。
她沒有抬頭,繼續推拉著。
“青依,朕在這裡。”
青依猛地一抬頭,淚眼朦朧中,見到乾隆身穿寶藍色雲紋袍站在不遠處,周圍不知什麼時候多了幾道人影。
她用滿是汙跡的手抹了一下眼淚,緩緩地站起身,一步步朝乾隆走去。
他氣定神閒地站在那裡,面上隱隱還帶著幾分得意。
一瞬間,她的怒火爆發了。
她兩三步走向前,朝著乾隆就是一番拳打腳踢。
“你騙我!你這個壞人,壞蛋,混蛋……”
周圍的侍衛都驚呆了,忘了要上前拉開她。
乾隆兩手攏住青依的胳膊,由得她在自己懷裡手腳並用地攻擊。
“青依……”
“我恨你!”
青依大叫,又驚又怒,又悲又喜,加之一日兩夜的奔波疲勞,全身虛脫,暈倒在乾隆懷裡。
乾隆大驚:“青依!快宣太醫!”
他一把抱起青依,朝後殿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