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物也繁多,又沒有現成的模子可框套。更不可能象時下的小說家們用剪刀和漿糊等工具,輕鬆成文述章。思前想後,幾經大的刪改,也還沒有製成象模象樣的章體,來把往日記錄的真實的事件連綴成文。終究不過是些散亂的材料的堆積,登不得大雅之堂
又某年清明,有一位長輩提醒我,說應當作篇祭文把父母當年的事蹟述出,那也是會讓多少人掉淚的。受此啟發,我才想用古人立傳敘史的方法,為父母親分別做個祭文,學古人之法,為他們立個傳記,以至於今日,方漸漸弄出點眉目,由於父親和母親的事情原本一個整體,但牽扯的人物時間空間跨度太大,要遵照歷史的客觀性,按照既有的敘述方法不好敘述清楚,不得已又分出了《我的父親》和《我的母親》兩個章節來。好得兩個章節互有首尾,彼此照應並不損害他們的作為整體的完整性。而且可分別以其見聞為線索把雜亂的人物攢起來,正好解決了客觀對待歷史問題。而不象小說家們對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