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4 / 4)

夷……這種糗事不是沒發生過,晉僖公、宋武公、魯獻公等等前輩都曾在起名字的時候出過這種亂子。

申潰О謔率怠⒔駁覽恚�環�諫嘀�螅�郴腹�擔�"嗯,那就這樣吧,這孩子出生的干支和我是一樣的,那就叫'同'好了,取'和我相 同'的意思。"

《禮記》之類的書裡還說:孩子出生三個月大的時候由父親給起名字,這時起的是"名",男孩子長到二十歲的時候要行冠禮……就是往 頭上扣個帽子,這是古代男孩子的成人禮。剛剛成人的男孩子直到這時候才有了自己的"字",從此之後,大家就不再稱呼他的名,而改為稱 呼他的字了。……這背後的道理是:名是很尊貴的,不能隨便亂叫。我們看古人互相稱呼,比如在大街上你看見關羽了,跟他打招呼,你應該 叫他一聲"雲長兄",不能直眉瞪眼地喊他"關羽",還有,"小關"和"羽哥"之類的現代式稱呼也不能用。當然,如果你們不熟,你還是 叫人家"關將軍"比較好。

再往前追溯一下,據說商朝人流行用生日起名,所以我們看到商朝那些國王的名字都是太甲、武丁什麼的,都是甲乙丙丁,這或許也是排 行,說不準。前輩學者研究出土的青銅器,就是這樣按銘文裡的人名來判斷哪些屬於商代、哪些屬於周代的。可這種劃分真的準確嗎?後來又 出現新資料,發現周人起名也有這個使用甲乙丙丁的傳統,這可麻煩了,比如和王國維恩怨糾纏了一輩子的那位羅振玉,整個兒一部研究青銅 器的專著就這樣被人釜底抽薪了。

……雖然有些問題還說不清,但這大體上就是當時的古人起名字的講究。這樣看來,公孫丑之所以起名為"醜",或許是因為他生在丑時 吧?總之,不是因為他爸爸嫌他長得醜。

《孟子》一共七篇,第一篇"梁惠王篇"已經在上一本書中全部講完,這本書是來講解第二篇"公孫丑篇"的。說到現在,《孟子》的正 文還一句都沒出現呢,單是"公孫丑"的一個"醜"字就已經費了這麼多篇幅,呵呵,是不是很氣人呢?

別急,更氣人的事還在後邊呢。

電子書 分享網站

公孫和公孫先生(1)

公孫丑是齊國人,按現在的地理區劃,和他的導師也算是半個老鄉。《孟子》的這一篇,就是以公孫丑的一句事關祖國的問話開始的……

公孫丑問曰:"夫子當路於齊,管仲、晏子之功,可復許乎?"

孟子曰:"子誠齊人也,知管仲、晏子而已矣。或問乎曾西曰:'吾子與子路孰賢?'曾西蹙然曰:'吾先子之所畏也。'曰:'然則吾 子與管仲孰賢?'曾西艴然不悅,曰:'爾何曾比予於管仲?管仲得君,如彼其專也;行乎國政,如彼其久也;功烈,如彼其卑也。爾何曾比 予於是?'"曰:"管仲,曾西之所不為也,而子為我願之乎?"

曰:"管仲以其君霸,晏子以其君顯。管仲、晏子猶不足為與?"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