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有不齒。
秋嬛總是如此,看似溫婉纖高,不染俗世;但她的心底,城府卻深得很。一言一行,彷彿都經過了精巧的設計,勢必能為她帶來好處。
秋嬛說她見了段齊彥便高興,這不就是在給祖母上眼藥,要祖母成全自個兒與段齊彥?
靜漪抬頭掃一眼阮秋嬛,唇角慢慢地勾了起來。
按理說,秋嬛出身不錯,容貌又好,才名遠播,沒什麼缺失的,只需安安穩穩地過自己的小日子便好。前世的靜漪也是這樣覺得的,因此與秋嬛推心置腹,把她當做能同甘共苦的人。
只可惜,人總是貪心不足的。秋嬛想嫁去京城,想離開丹陵這個她眼中的“彈丸之地”。
但父親也好,清遠伯府也罷,都覺得秋嬛和段小公子天造地設,一對璧人;就連母親韓氏,也搖擺不定,總覺得清遠伯府的門第已經夠高。如此一來,她還要怎麼嫁得更高?
思來想去,便只有將大姐阮靜漪與段齊彥湊在一塊兒了。
寶壽堂裡,一片碗筷叮噹聲。因為秋嬛一句“靜漪見到段小公子”的話,氛圍莫名地凝寂了幾分,老夫人的面色似乎也不大好。
靜漪將空碗遞給芳嬤嬤添湯,閒散地笑了起來:“三妹妹,你怕不是看錯了。我和段小公子話都沒說上幾句。就算我高興,那也是因為園子裡的花開的好才高興。”
“是麼?”秋嬛淡笑道,“大姐姐說是什麼,就是什麼。”罷了,便埋頭用早膳。她吃的少,沒幾口,就停了筷子了。
秋嬛說的簡單,可這樣一句流言蜚語,定會讓阮老夫人多想。靜漪可不打算讓秋嬛這樣輕鬆地全身而退。
“秋嬛,這些玩笑之詞,你在我們自己家裡說說也就罷了。要是到了外面,可別多嘴。”靜漪故作親熱的樣子,擺出一副長姐教育晚輩的姿態,“不知你聽說過沒有?京城有個說書人,為了多賺點打賞,便捕風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