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段,我國稀土曾經曾有過一段“賣的比土都便宜”的賤賣歷史,但後來卻彎道超車,成就了我國日益精進的稀土產業和稀土技術。 第三段,人教版教材因插圖問題廣受社會關注,教材上眼神迷離、表情詭異的畫像被指為扭曲審美觀,違背“美育”的教育本意。 第四段,南京舉辦夏日祭活動,受到無數國人批判。 “請針對上述時事,進行為時三分鐘的新聞述評。”宋鶴林看著陶醉問,“準備好了嗎?” 陶醉:“準備好了。” 宋鶴林:“三分鐘,計時開始。” “觀眾朋友們大家晚上好,歡迎收看本期的《國際縱橫線》,我是主持人陶醉。本期節目分為兩縱兩橫,首先我們先看看這兩縱,近日,兩艘由澳大利亞駛出的船隻抵達中國港口……” 面對上述命題,她沒照本宣科,而是用一則新聞引出話題,以此來拋磚引玉。 事實證明,她引出的真的是玉,面對這場利益交錯的貿易戰,她將其中的大國博弈娓娓道來。 她之所以能對國際貿易領域的知識信手拈來,就不得不說到她跟宗政明的相識。 其實陶醉最開始是以老師的身份跟宗政明相識的,宗政明是香港人,說話港腔很重,所以找了個老師來糾正發音,後來,他慧眼識珠地看出她的潛力,才邀請陶醉去他的公司工作。 有一段時間,為了賺錢,陶醉跟著宗政明天南海北的飛,商人看重的人脈積累,對她而言倒是其次,她看重的,是一次次的商業活動,培養了自己的商業思維,拓寬了自己的國際視野。 所謂商業思維絕不僅僅是商人才需要擁有的能力,對主持人、尤其是財經時事類主持人也是必需,因為掌握了這種思維模式,你才能夠看清社會現象、尤其是經濟現象的底層邏輯,繼而融會貫通。 如今,她日積月累的商業知識終於在此刻派上用場,面對上述新聞,陶醉很容易便理清了其中出現的例如“限產對需求和價格的影響”等背後的邏輯,然後深入淺出。 後面,談及科技創新,她有枕風眠潛移默化的影響;談及教材,除卻批判,她還用《金色的魚鉤》《狼牙山五壯士》等優秀的插畫調動起觀眾的共同回憶;南京夏日祭更不用說,談及那一段南京大屠殺,每個國人都義憤填膺。 點評完,最後,陶醉針對熒幕上的四則新聞,來了一段極具概括性和對比性的結束語: “經濟上可以臥薪嚐膽,忍氣吞聲,科技上可以能屈能伸,忍辱負重。” “但在文化和教育問題上,絕不允許有任何的妥協和退讓,因為思想塑造,先入為主性極強,且不可逆。” 若說她前幾段,是將國際時事剖析得深入淺出,條條有理。 那她結尾這幾句,則是有的放矢,針砭時弊。 這場考驗,她不僅完成了新聞述評,也道出了自己的立場和聲音。 她是在說,我們要相信我們國家的膽識和謀略,但與此同時,要永遠抱有危機意識,因為文化滲透與文化侵略無孔不入。 那裡是一個沒有硝煙的戰場,感覺到窒息再去挽救已經為時晚矣,所以,必須保持警惕,萬萬不可掉以輕心。 最終,陶醉卡著倒計時說完了結束語,收穫掌聲如潮。 這次,除卻曲慈和蕭穆的點評,這檔節目的主持人趙磊也進行了點評。 “我們說,新聞不僅要拔得高,還要扎得深。”趙磊看著她,言簡意賅,卻字字千鈞, “陶醉做到了。” 舉足輕重的一個評價。 她在毫無懸念中再次奪得第一。 陶醉和許知意向所有人展示了,她們都是綜合素質極強的主持人,並且從不限定於某一個舞臺和某一種型別。 許知意雖是新聞主播,但機緣巧合下有了主持大型晚會的機會,她迎難而上,在那裡快速成長,無限拓展著自己的多面性。 而陶醉,在那個狹窄逼仄的陽臺,從來沒有疏於鍛鍊自己的能力。 多少主持人一生都難有一部代表作,更別說一檔為自己量身定製的節目。 陶醉當時連站上舞臺都是奢望,更遑論代表作。 但她從不抱怨,而是默默積蓄實力。 ——沒有量身定製,只能全副武裝。 所以,才有了現在的遊刃有餘。 比賽結束,網上立刻掀起了強烈的討論熱潮: 【原來神仙打架是這麼個打法啊!我本以為只有正面交鋒決出個勝負才是神仙打架,原來在對方擅長的領域依然閃閃發光也是一種神仙打架!重新定義了屬於是!】 【選手們都超級優秀,但不得不說,“陶意”真的殺瘋了!】 【殺瘋了殺瘋了殺瘋了真的想看意意講故事醉醉播新聞!】 【不愧是國家隊!我陶意真的名副其實全能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