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3 / 4)

小說:首富真相 作者:無組織

煙嘆息著貧困的悲哀/我依然固執地鋪平失望的灰燼/用美麗的雪花寫下:相信未來……”

就在這一年的5月,鳳壺村曾厝一戶曾姓人家,一個叫黃俊烈的男孩降生了。在俊烈之上,還有一個比他大3歲的哥哥,名俊欽。在俊烈之下,還有兩個妹妹:大妹名秀虹,比俊烈小4歲;小妹名燕虹,比俊烈小6歲。其實兄妹四個原來都是跟母親姓曾,直到1991年才改回跟父親姓黃。

在中學時,黃俊烈為了博得更大的吉利和好運,又把名字改為“光裕”,取“前途光明、財富充裕”之意。雖然現在黃光裕這個名字名揚天下,但他國內身份證件上的名字仍然用的是黃俊烈,只有在香港的身份證件上才用黃光裕這個名字。後有好事者穿鑿附會,稱他的名字十分富貴,含“黃金萬兩、光芒萬丈、富裕萬代”之意。

關於黃光裕的祖籍,還有一種說法,認為他老家是汕頭市潮陽縣西臚鎮波美人。其實這種說法也對,因為黃光裕父親黃昌義原本就是波美人,12歲時才遷到了銅孟鎮鳳壺村。據廣東省情資訊庫相關資料記載,西臚鎮波美村在潮陽縣城西北17公里,因臨海邊, 漲潮似龍舞波,初名龍波村。清稱波尾村,後因“尾”與“美”音相近,改稱今名。

讓人大感意外的是,出身貧寒的黃俊欽、黃光裕兄弟,卻有著十分顯貴的身世。在波美村,多數的村民都是黃姓。據該村族譜記載,村民都是宋朝進士黃詹的後人,是潮汕黃氏的重要分支。筆者經過查證,得出了波美村黃氏的淵源……

據《黃氏源流考探目錄》等資料記載,黃姓始祖為黃帝(筆者注:半神半人的黃帝很可能不是真實的歷史人物,所以此說有後人故意攀附之嫌),累計至103世時,有晉朝的黃元方,他是黃氏入閩之始祖;累計至113世有唐初隱士黃衝;黃衝長子黃岸,唐聖歷戌戊年以才德兼全科登進士,官曆翰林史館學士、徐州牧、升廣西桂州剌史,封開國公。他從福州遷至莆田,為莆黃姓之始祖;黃岸長子為黃謠,733年登狀元徐徵榜進士,授閩縣縣令;黃謠第三子為黃華,765年登狀元蕭逋榜進士,授散騎常侍;黃華長子為黃昌齡,官至大理寺評事;黃昌齡第三子為黃嶢,官至大理寺評事;黃嶢第六子為黃璞,官至大理部事,居福建省候官縣,為前黃始祖;黃璞第六子為黃仁濟,為館閣學士;黃詹為黃仁濟元孫,宋大觀三年(1109)中進士,派任潮州府通判,後升潮州知軍州事。

宋建炎三年(1129),黃詹任滿致仕,攜眷於潮陽波美村定居,專事著述,設館授徒,成為嶺南著名學者和波美村黃姓始祖。波美村現在還有很多古民居,多為明清時代的建築,其中最具特色的便是始建於明代的“黃詹紀念祠”。

據《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實地調查得知,黃光裕的爺爺以前是波美村的地主,在村裡地位相當顯赫。但在1950年代初的土改時,他們家的土地財產都被沒收了,黃光裕的父親作為“地主崽子”自然受到了歧視與欺負,所以他後來甚至不願承認自己是波美鄉人。這種怨憤,也影響到了以後的黃光裕兄弟。

從小就受到國家專政和個人暴力雙重壓力的黃昌義,於12歲時躲到了鳳壺村,投靠了村裡的一戶曾姓人家,學習榨取柿子油且出售賺錢。此後,他和曾家的女兒曾嬋貞結婚並在鳳壺村曾厝定居下來,成為這個小村莊“倒插門”的女婿。

據當地知情人介紹,黃光裕母親曾嬋貞的祖上曾經是泰國有名的僑商,生意做得很大,開了很多店鋪,販賣布料、糖、魚、豆等,在泰國顯赫一時。黃光裕母親後來曾驕傲地對別人說:“我們老祖先以前在泰國的名氣,也是跟我們的孩子現在在北京的名氣一樣大,在泰國誰要掛我們家的招牌,他的生意就會火起來。”

無論是父系的耕讀傳承,還是母系的財運亨通,都在土改、*之類強大的國家運動中被碾為塵土。因為整個村子既不靠山也不靠海,生存的自然條件十分嚴酷,加上是外姓人的關係,全家所分耕地不足兩畝,父親收入微薄,家裡連開飯也成問題。一家六口擠於不足14平方米的小房間裡,而房間的隔壁就是豬圈。在這個並不富裕的村莊裡,黃家又是最貧困的一戶。

對於年幼的黃家兄弟姐妹們,小小的鳳壺村是他們全部的世界。這裡貧困卻平靜,中國波譎雲詭的政治風雲與他們沒有太大關係。

但是,商人的基因卻在他們出生時已經深種。在那個經商被批判為十惡不赦、要當作“資本主義尾巴”割掉的瘋狂年代,年幼的黃俊欽、黃光裕兄弟卻在默默地接受著另外一種教育……母親經常給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