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3 / 4)

希望集團是依靠飼料做起來的,現在還在做。以前在國家計劃干預和市場自發調節的‘雙軌制’的條件下,有很多倒買倒賣的機會,我們都沒有做;房地產熱時,證券熱時,我們也有很多機會,我們都沒有做。我們用了近20年的時間一心把飼料這件事情做大、做好,為事業的發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第二個層次是品牌經營。劉永好說,品牌是企業做好的保證,產品要實現飛躍,必須以品牌為支撐。“養豬希望富,希望來幫助。”這句話在四川是家喻戶曉的。劉永好的飼料事業被人戲稱為“從雞屁股裡摳錢”的行業,而他對於廣告的投入卻是大手筆,近幾年來,集團的廣告宣傳費幾乎年年都上億。 。 想看書來

三、發展之道:“經營”三層次(2)

第三個層次是資本經營。劉永好說,這是企業做大做強的有效手段。正是在資本運作層次上,新希望的發展令許多人難以置信,尤其是對於像飼料行業這樣一個傳統行業來說。眾所周知,隨著市場競爭加劇,農產品與飼料業的利潤越來越低,1999年全國有萬家飼料廠虧損,2000多家倒閉。劉永好說,當時就可以預見,飼料業將出現如彩電、空調一樣的價格大戰。這時候,企業有了一定的資本積累,戰略選擇變得至關重要。

從1996年開始,新希望集團聘請了專家學者、業內人士等組成專門的研究機構對企業的未來進行戰略研究。在分析了國內外企業成敗的案例後,劉永好決定向香港首富李嘉誠學習,抓住時機搞多元化經營,使資本得以迅速擴張。

“一個行業一旦由壟斷走向開放,會迎來一個迅速膨脹的短暫時期,這是歷史賜予的機會,時間不多,機會也不多。”善於學習和思考的劉永好看問題非常具有前瞻性,他看到了市場的空白,抓住了難得的機會,成功進入金融領域。根據劉永好的判斷,民營企業是中國經濟迅速成長的部分,確實迫切需要一個為它們提供服務的銀行,一旦設有這樣的銀行,肯定回報可觀。因此,在民生銀行從1993年提案起,到1996年成功組建,再到2000年的上市,整個過程,劉永好一直眼光超前,最終成為民生銀行的最大股東,現在每年有幾千萬的紅利。

應該說,劉氏兄弟完成了家族產業的產權明晰,這是向現代化企業轉變的第一步。1997年初成立新希望集團,在產業分佈上不僅以飼料產業為主,而且在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資本經營和適度多元化發展上進行新的探索,這是第二步。1998年新希望農業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上市,這是新希望集團抓資本運營走出的第三步。也就是劉永好經常說的企業經營的三部曲:“產品經營是一分一分地賺,品牌經營是一毛一毛地賺,而資本經營是一塊一塊地賺。”

劉永好說,“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產品經營、品牌經營和資本經營都很重要。我們做過很多研究,認識到企業的發展必須依賴堅實的基礎,即產品經營,包括服務產品。基礎不紮實,一有風吹草動,企業就會發生危機。只有透過產品經營,培養企業的市場意識、人才的團隊意識,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完善企業管理架構,企業才能持續發展。同時,產品經營必須與品牌經營結合在一起。品牌不僅僅建立在產品和服務的質量上,更重要的是取決於企業的社會責任感、信譽和社會的認同。只有當企業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企業才能加速發展。”

“資本經營則是企業做大做強的必由之路,但必須以產品經營為基礎,否則是沙漠上的大廈,一陣狂風就能吹倒,而且建得越高,倒的可能性就越大。除非有特殊的運氣,單純搞資本經營很難成功。相反,做好了產品和品牌經營,資本經營就能給企業帶來倍增的效應。”

“在這三者中,做產品經營最難。我們剛創業的時候,養鵪鶉,每個鵪鶉蛋賺一分錢。品牌經營則上了一個臺階,利潤率擴大。到了資本經營階段,企業發展就能出現飛躍。從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我們就收購兼併了一些企業,到現在為止,我們收購了40來家企業,基本上都是虧損的國企。透過企業併購和資產上市,企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速度。在國內做資本運作和企業收購兼併,我們實踐得比較早,也比較成功。”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一、餐桌上發現的商機(1)

劉永好和三個哥哥被逼上了創業之路的原因很簡單:為了讓孩子過年的時候能夠吃上一點肉。20世紀80年代初是物質匱乏的年代,那時,解決12億人民“吃”的問題是一個大問題,因而其中也必然蘊藏著巨大的商機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