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還有千千萬萬的楚軍將士。
在緊緊的相擁中,項羽的心情漸漸地平復。
項羽不僅是為失去一員大將,失去一位兄弟而難過,更是為失去楚軍精銳騎兵而難過,楚軍的處境越來越艱難,誰也不知道,年輕的項羽,明天起來的時候還需要面對什麼?對於未來,楚霸王已經漸漸失去往日的豪情壯志,他彷彿看到,未來離他越來越遙遠,而他拼盡全力,都無法抓住。
龍且死在韓信手裡,也就意味著韓信已經可以幹掉當時最精銳的部隊。
如果硬要做個排行,如果用白小生兵器譜排行榜來做個說明,那麼可以說經過濰水之戰,韓信的無敵智已經榮登第一,而霸王槍則退居其次。
這也再一次證明,智慧才是最強大的武器!
韓信以前從未有敗績,但有很多人仍看不起他,原因就在於他沒有真正打敗過楚軍的精銳部隊,什麼魏豹陳餘田廣之流,在戰鬥力上來講都是不入流的,所以打敗這些人,並未引起楚軍將士多大的恐慌與注意。濰水一役,打敗齊楚二十萬聯軍而且陣斬楚軍五大將之首,這樣傲人的戰績,任誰都得刮目相看。
龍且的勇猛那是名震天下的,他能把當代梟雄英布打得潰不成軍,他的樓煩騎兵,馳騁疆場無人能敵。
這裡有個問題,韓信不是在齊國工作麼,怎麼會跟龍且對上陣呢?
韓信確實沒離開齊國,是龍且上門找他的。
還是從頭說起吧,韓信在小修武被劉邦奪了手下的精兵良將,他一不怨天,二不怨地,三不怨劉邦,依然艱苦奮鬥,自力更生,以更加高昂的熱情開展工作,他在趙地招募一批新兵,日夜操練,時刻準備著攻打齊國。
湊巧的是,酈食其老頭花甲之年,建功立業之心不死,自薦到齊國遊說齊王歸降,不管怎麼說,六十幾歲的老頭,東奔西跑,不辭辛勞,為大漢江山積極奔走,他的精神的確讓人敬佩不已。
幹革命幹事業,要的就是熱情。
別看他老,還真能辦事。
齊王田廣,齊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