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明天醒來的時候自己的腦袋還在不在?這些問題無時無刻不在困擾著劉邦集團的每一個人。
策反英布,增強了漢軍實力,但楚軍的精銳還在。
聯合彭越,讓項羽疲於應付,但楚軍的戰鬥力還在。
重用韓信,讓楚軍陷於包圍之中,但楚軍的優勢還在。
漢軍的智囊似乎把能做的和該做的都做了,還需要做什麼呢?
還需要做一件事?都尉陳平站出來說道。
快快說來!劉邦的眼睛一亮,所有人都把目光望向了他。
陳平剛來投靠劉邦時,官拜都尉,很多將領不服,指責陳平‘盜嫂欺金’,但劉邦不以為然,依然重用他。
現在大家都沒辦法的時候,他有辦法。
什麼叫水平?
當別人沒有辦法的時候你能拿出辦法來那就是水平!
陳平的辦法很簡單,事實證明他的辦法是實實在在的好辦法。
他建議離間項羽與他的骨鯁之臣的關係。
項羽除了殘暴,缺乏政治眼光外,他還有一個缺點,多疑。
其實,多疑是所有當權者的通病,權力的寶座墊在自己屁股底下,而且就這麼一個,人心隔肚皮,誰知道底下的人會怎麼想?
劉邦也多疑,但他的多疑還有分寸。可是項羽卻相當多疑,他太迷戀權力了,生怕別人搶了去。
他誰都不信,除了他自己!
他誰都不服,除了他自己!
孫子曰:相守數年,以爭一日之勝,而愛爵祿百金,不知敵之情者,不仁之至也,非人之將也,非主之佐也,非勝之主也。
這句話的意思說得簡單點,就是天天爭鬥不就是為了一朝的勝利嗎,如果因吝惜錢財而不使用間諜,是愚蠢的。
陳平當然不是愚蠢的人,劉邦更不是。
所以當陳平說要準備萬斤黃金,用來收買楚軍中的人,行反間計,離間楚君臣的時候,劉邦很慷慨地撥給他四萬斤黃金!
劉邦深知,打贏這場戰爭贏回來的就不是這點黃金,要是輸了連命都會搭上,還要黃金幹什麼?
怎麼算,這都是個好買賣。
反間計,三十六計當中最出名的一計,可謂婦孺皆知,很多當權者日防夜防,而且頗有研究,可仍然會中計,原因何在?
原因不在於計策本身有多高明,而在於人本身!
三國時的曹操何等英明,他自己也使用過反間計,但在赤壁之戰時還是中了周瑜的招。
所以說反間計能否成功,既要看對手的性格,也要看對手當時的情緒。
從各方面分析,項羽都是比較合適的使用者。
項羽殘暴多疑,戰爭遲遲不勝,他的心情異常暴躁,而暴躁只能讓人更加糊塗。
陳平有了巨大的財力做後盾,在楚軍陣營中大肆活動,收買人心。果不其然,在陳平的不懈努力下,有很多人都紛紛中招,比如鍾離眛,范增,周殷等等。
中招者之一鍾離昧,項羽手下五大將之一,經常逼得劉邦苦不堪言,所以劉邦一直都很怕他。不過,雖然項羽懷疑他,疏遠他,但他卻沒有像其他遭到懷疑的將領一樣離開,而是繼續默默地追隨在項羽身邊。
中招者之二亞父范增。
范增對於項羽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為了除掉范增,陳平不僅派人散佈謠言,而且還想了更絕的招數。劉邦假意請和,項羽派使者進入滎陽城面見劉邦,陳平預先準備豐盛的飯菜等候,楚使一進來,陳平就假裝很吃驚,然後自言自語道:我還以為是亞父的使者,沒想到是項王的使者。
於是陳平下令撤掉原來的好酒好菜,換了一堆劣質垃圾食品招待他們,楚使受到了虐待,心裡窩火,回去後自然是添油加醋地報告給項羽。
范增沒有察覺到項羽情緒上的變化,還不斷地催促項羽加緊進攻滎陽,項羽被催的心煩,火氣來了,就沒管住嘴巴,他本來就是個直腸子的人,於是,他大聲對范增說道:寡人也想把滎陽打下來,寡人是怕滎陽沒打下來,你就會要了寡人的命!
范增非常吃驚,他怔怔的看著項羽,眼神漸漸變得暗淡,暗淡之中透著一股悲涼,范增沒有想到,眼前的這個人,竟然這樣懷疑自己,自己一直把他當做親生兒子一樣看待,可是…可是…他…竟然能說出這樣的話。
范增的心情瞬間跌到了谷底,心裡一陣絞痛襲來,他用手按住心臟的地方,心想:自己都這麼老了,還這麼拼命,為了什麼?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