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卯叛來叛去,項羽火大了,楚霸王一發火,可不是件小事,那是要死人的。項羽就算瞪人一眼,管保那人三個月都得做噩夢,更別說發火。
不幸的是,項羽不是對司馬卯發火,而是對陳平及其下屬發火。
你們是怎麼搞的,連個降將都看不住,寡人要你們何用?項羽喝聲如雷。
大家趴在地上瑟瑟發抖,依著項羽的脾氣,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訊號。陳平也十分恐懼,打定主意跑路,說跑就跑,陳平回住處後立刻收拾行囊,交還印信,悄悄地逃出了楚營。
到了黃河邊上,僱好船家,準備渡河去投漢王。船上有四個船伕,生的都是十分粗壯。那幾個船伕見陳平道貌岸然,穿著不凡,想必是有錢人家,於是動起了壞腦筋。
這些年兵荒馬亂的,幹啥都不容易,這幾位船家屬於黑白道通吃的型別,正經生意也做,不正經的生意也做,到底是做哪種生意,那就得看船客身上有多少貨。
亂世,殺人是沒人管的,所以不用懼怕官府還會治你殺人的罪,要殺人無非就是傷點腦筋,費點力氣罷了。
四個船伕秘密商量一番,看陳平的眼神充滿了詭異。
機靈的陳平察覺到了這種異樣,也猜到了船伕的意圖:這些人肯定是求財,要讓他們知道我身上沒什麼財物才行。
陳平脫去上衣,光著膀子,主動要求與船伕們一起划船。船伕們偷偷地翻動他的衣服,沒想到除了把破劍,什麼都沒有,於是打消了謀財害命的念頭。
殺人,也是傷筋動骨的事情,船伕要不是為生活所迫,是斷然不會幹這種事情的。要是碰上些個手無寸鐵有錢的主,那要謝天謝地,可要是碰上個看似柔弱卻練過葵花寶典得傢伙,船家就只能自認倒黴了。
陳平順利地渡了黃河。來到了漢軍駐地修武,找到了昔日同僚魏無知。
在好友魏無知的引薦下,陳平見到了漢王。
劉邦與陳平交談幾番,大有相見恨晚的感覺,劉邦馬上拜他為都尉,兼管護軍,眾將不服,認為一個剛剛投靠過來的人,怎麼能得到這麼大的禮遇?劉邦知道後,反倒更加禮遇陳平。
漢軍的實力在不斷地壯大,劉邦集團的信心也隨之急劇膨脹起來。
劉邦與項羽撕破臉皮的時刻到了。
劉邦項羽北征齊國的機會率軍渡過平陰津,到達洛陽。洛陽新城三老董公前來拜謁漢王,說道:“臣聞順德必昌,逆德必亡,而漢軍師出無名!敢問大王,*何人?”
劉邦作抓耳撓思狀,這個問題還真沒想過。
“項羽無道,放殺其主,天下之賊也。。。。”董公繼續說道。
意思就是說漢王您要東征,可是師出無名,人心不服,現在我給你找了個理由,這個理由是項羽殺死天下共主義帝。
董公給出的這個理由很高明,高就高在他一下子把項羽推向了大逆不道的火炕中。背主弒君,這可是天大的罪名,對於犯這種罪的人,當時的老百姓有義務人人得而誅之。
劉邦明白其中的奧妙後非常高興!
董公隨後建議劉邦率三軍為義帝發喪,傳檄諸侯。
接著劉邦好好地過了一把戲癮。他在將士們面前,袒胸露臂,痛苦流涕,為義帝哭靈。其情感之悲切,其哭聲之震撼令在場之人無不動容。
看起來,這是一場很無聊的遊戲,但其中隱藏著很深的意圖。
第一,宣揚東征的正義性,爭取輿論的支援。既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
第二,爭取諸侯的支援,項羽是背主弒君之人,諸侯都有義務*項羽,如果站在項羽一邊,那就是與罪大惡極之人同流合烏。
第三,顯示自己的仁義。
精彩的表演過後,劉邦傳檄諸侯,邀請各方諸侯聽其號令,一起*項羽。
既然是*罪人,諸侯不得不出兵助戰。加之各路諸侯對項羽確實多有不滿,所以在劉邦的號召下,竟齊集五十六萬軍隊。劉邦將韓信留在河南鎮守,自己則親率諸侯聯軍浩浩蕩蕩地向彭城進發。
這個時候,項羽還在齊國衝鋒陷陣。
結果是田榮敗走,當地老百姓將其殺害,求項羽停戰。但項羽不予理睬,率楚軍一如既往地燒殺搶掠,因此激起齊地更大的反抗。田橫收拾殘卒,立侄子(田榮的兒子)田廣為齊王,死守城陽。楚軍在齊地的日子也變得很不好過。
項羽北上,主力幾乎全部被帶走,彭城極度空虛,所以劉邦在東進的路上一直非常順利,途中,彭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