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噓”陳易打斷了他的重複,道:“此事你知道就行了,明天也許會有新聞,現在你要做的是在事情發生前,完成一切準備。”
“好的,資金量呢?”
“我現在有30多億美元的現金,但估計用不著。你先做計劃吧。”
方重嚇了一跳,連忙應是。
直到掛掉電話,他的小心肝還在撲通撲通的跳。
30億美元對一個投資經理來說,簡直是海一般闊的闊佬。就方重所知,在中國能拿出30億美元現金的似乎只有國企。對於一個改革開放才二三十年的國家來講,資本的原始積累階段遠遠沒有過去呢。
“30億美金呵”方重感慨的呼了一口氣。
他的老婆小方重15歲,還是瞌睡的年紀,翻了個身,嘟囔著:“喊什麼呢?”
“喊錢?”
老婆的眼睛一下子睜開了:“你有錢買珠寶了?”
“你先睡吧。”方重鬱悶的將她推倒在床上,自己去書房忙了。
要完成一筆注資,對於老闆來說是個簡單的事,談判簽字記者會就行了。但就具體工作而言,卻複雜的一塌糊塗。
且不說各種法律問題,光是有關錢的銀行、財務、會計和債權就讓人頭疼。中國尚未進入兼併重組的時代,因此許多老闆在人手不足的情況下,就算看中了兼併的果子,也不會動手,生怕自己被燙成煎餅果子。但若是因此認為懂得兼併的人才就值錢,那也是另一中錯誤理解。方重在陳氏集團就沒屁事做,中國遍地是黃金,能逮住兼併果子的人,多是有良好政府關係的人,在這種上下博弈的過程中,人才的優勢比油星還要小。
當然,畢竟是會有點油星的。
方重一邊幻想著未來的美好生活,一邊打電話將下屬的親信叫了起來,並讓他們到自己家裡來報道。
兼併是要求保密的工作,尤其是現在這種,稍不留神還有可能被各種機構審查。
而從個人的心情來講,方重覺得自己漏夜起床工作,就應該讓下屬感受一下漏夜趕路並工作的快樂。
生命在於運動,一名晚上還在運動的公司職員,既能搞好工作,也能搞好同事。
早晨6點。
方重開啟了電視新聞,沒有見到任何報道。這反而讓他更放心了。
要是能多爭取一天時間,準備就更充分了。
早晨9點。
方重打電話給陳易:“我們做好前期準備了……”
“知道了。”
陳易結束通話後,通知祝光梁,道:“用你們最正常的程式,將倉象和劉泰的事通報上去吧。大概多久會有反饋?”
“48小時內。”祝光梁不敢將話說的太滿。自從陳易幫他搞到了代局長的任命,他現在都不敢偷偷踩小人了。
“那就這樣。”陳易轉而又電告方重:“最後24小時。”
船廠的黨組書記喬山並未外逃,他一定會盡可能的將此事壓下來,從而留給打亂了節奏的先生們一個星期甚至更久的調整時間,
但陳易可不準備留給他們那麼久。
……
第三百九十八章 節奏(2)
祝光梁將訊息以通報的形式傳了上去。比其預想的時間稍早一點,第三天的市政府會議中就報告了此事。
倉像帶走了7600萬美元,正是船廠火災後,保險公司的部分賠付金以及公司用於新採購的資金。劉泰是配合作案,順便捲走了保險庫中的400多萬人民幣,以及一筆應付款項100餘萬。在8。4%的匯率下,江南船廠一下子少了6。5億元的現金。
市政府會議一結束,此訊息就傳的沸沸揚揚,雖然只在機關圈子裡傳,但不用陳易去問,自然有人報告上來。
不用說,各大銀行、各家船廠的供應商,債權方,都會同一時間知道此事。
霎時間,江南船廠就成了江寧人關注的焦點,特別是被擠的水洩不通的辦公樓,幾次成了電視報道的焦點。
方重幸災樂禍的道:“以前的船廠拿材料是一年一付錢,現在他們就是拿了支票出來,人家還要擔心你帳上沒錢。”
“船廠有收到報價嗎?”
“還沒有。只是按照現在的情形來看,要想讓船廠恢復正常執行,至少得補上3倍的錢才行。”方重做了十幾年的投資工作,江寧認識的朋友也很不少。像是江南船廠這樣的國企,說是四處漏風有點過份,說是篩子真便宜了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