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賽和湖人大哥撞車,快船的比賽都得被安排在湖人之後,也就是晚上9點、10點才開打。這種待遇,直接影響到快船的上座率。
現在,快船不僅不用再為賣票而發愁,連場地安排、媒體曝光率、比賽轉播等受重視程度都提升了一個檔次,楊瑞加盟的“短線效益”完全展現。
季前賽,楊瑞沒有任何保留,讓球員們抓緊時間磨合,因此他沒再找人籤季前賽合同,進行考察,就用這14人征戰常規賽,如果有人受傷,中期在自由市場籤人。
首發五人:保羅、科沃爾、蓋伊、格里芬、小喬丹。
替補五人:庫裡、託尼阿倫、鄧利維、諾瓦克、馬辛米。
兩套輪換陣容都實力不俗,持球攻擊點明確,都有三個能投三分的人,兩個積極防守者。
和託尼阿倫搭檔,庫裡不會成為防守漏洞,在第二節甚至還有優勢。對手不可能兩個替補後衛攻擊力都超強,第六人讓託尼阿倫去防,庫裡只要對付進攻差的那個就行了。
加里…尼爾是非選秀進nba,簽了合同後做邊緣人沒意見;格林來就是做邊緣人的,有心理準備。
科特…托馬斯是來做更衣室領袖,他知道如何幫助隊友,傳授經驗,有他在,快船更衣室無憂,能保持團結。
謝爾頓…威廉姆斯則是內線邊緣人,除非球隊遭遇傷病困擾,否則他不會有出場機會。為了進攻,楊瑞更傾向於讓鄧利維在某一時段客串4號位,格里芬客串中鋒,而不是用謝爾頓打小球戰術,他進攻拉不開。
快船的主戰術非常簡單,和湖人三連冠時期相似,兩套輪換陣容底角必須埋伏著三分手,大前鋒也在側翼拉開,後衛和中鋒在中路打擋拆。
格里芬在夢之隊的時候走中路,在快船為遷就小喬丹這個不會拐彎的傢伙,格里芬只能去打野了。他位置靈活也有好處,兩側空切是破聯防的一種手段,後衛不可能防住他。
首發科沃爾的位置是固定的,幾乎一直在右側底角,小喬丹和保羅中路打擋拆,擋住人後立即轉身往籃下空切。這樣打,可以發揮小喬丹僅有的進攻作用。
他的空切速度特別快,爆發力強,後衛很難擋住他片刻,只要保羅把中鋒引走,球成功傳到中路,小喬丹接球就能暴扣。
這麼打的缺點,是對方可以犯規,小喬丹一上罰球線就尷尬了。
第一場對陣勇士,小喬丹暴扣了四次,其中劈扣布魯克…洛佩斯勇猛無匹,但他在罰球線上也交出了8投2中的成績單,兩次投出三不沾。
快船中鋒助教羅尼…懷特在接過了訓練小喬丹的工作後,已經開始懷疑人生。
他在太陽隊做助教時就很出名,會給隊員制定詳細而周密的計劃,包括面筐、背身進攻,策應傳球和突破技術。卡曼每年都有進步,入選過全明星,但是小喬丹,進攻端表現和新秀年沒什麼變化。
不說什麼低位腳步或中距離投籃,只要小喬丹在三秒區裡受到一人防守干擾的情況下,背身接球,轉身靠身體優勢能力壓對手把球投進籃筐,他的進攻球權都會大增。但這貨就是個奇人,只會扣籃得分,籃下轉身上籃和小勾手打板都沒把握,哪怕防守他的是後衛。
更爛的是小喬丹的策應,隊友就在他面前站,他睜著他那黑骨碌嘟的毛骨碌嘟的水的靈的亮的晶的不大不小圓不弄東的大眼睛就是看不見,看不見。
唯一讓楊瑞感到意外的,是小喬丹的運球能力,他居然能胯下運球、背後運球,流暢的轉身。再高大的糙哥,也曾經矮小過,小喬丹學生時代,運球也是玩過花活的。
楊瑞在訓練營看過小喬丹的表現後,就完全放棄在進攻端培養他了,他只負責擋拆後空切,接球終結進攻,其他什麼也不用幹;防守端他練習卡位搶籃板球,協防蓋帽。
小喬丹能在nba成為明星,靠的是防守。
他的協防能力可能是現役中鋒裡最接近“魔獸”霍華德的,移動速度非常快;單防方面,小喬丹憑著211cm身高,120公斤體重也能抗住大部分中鋒,228cm的臂展干擾投籃更是優勢明顯,他只要不輕易起跳吃晃,就是個好防守中鋒。
楊瑞給小喬丹的定位是偽首發,每場打20分鐘左右,這樣他能很好的保證效率。他出場再多就不行了,對手一用砍鯊戰術,和本華萊士罰球一樣爛的他就是個累贅。
5號位其他時間由馬辛米和格里芬分享,格里芬客串中鋒跑轟是目前快船隊的殺手鐧,首戰第三節把勇士完全打蒙了,一波16比2進入了垃圾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