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也就是祭祖了。
祭祖一般在祭祀惡鬼之後開始,各地的習俗都不一樣。Z市這一帶比較普遍的做法是吃餃餅筒。十個Z市人裡有九個是生意人,不論生意大小,商人總是特別相信鬼神之說的。所以,Z市人對祭祖特別上心,祭祖用的餃餅筒也做得十分講究。餃餅筒類似於春捲,外皮是用麥粉做的,裡面包裹著肉片、蛋皮、木耳、豆芽等多種食物。等到點香燭、燒紙錢等儀式結束後,全家人就可以開始食用祭祀用過的酒菜了。
隨著時代變遷,Z市市區內已經沒有做法事這個習慣了,但農村裡往往辦得極為隆重。有些村子甚至會請戲班一連唱上半個月,當然,演的都是有關神鬼的大戲。
同樣在農村裡常見的還有放河燈。很多人相信水是連線著陰間和陽間的紐帶,人們用紙紮成各式各樣的彩燈放進河裡,讓他們順流而下,希望這些小小的光亮能將陽間的思念帶給去往了陰間的人。
除此之外,無論城市農村,人們都會在街道上擺上一些香燭和食物,食物多為飯糰和香糕,每隔百米便會有一處。這種做法叫做“施食”,是為了讓遊蕩在街頭的孤魂野鬼能填飽肚子,不至害人。
七月初一一大早,徐閒舟便忙開了。準備香燭、做餃餅筒、扎花燈……忙得不可開交。
上午九點,秦子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