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傅會給大夥兒講一會兒經,我們等一下也去吧,順便你也跟他打聲招呼。”吃飯的時候阿道這麼跟宗原說。宗原點了點頭,到了人家的地頭,是應該去打個招呼的,不過:“怎麼過去?”
“一會兒你就知道了。”阿道笑得神秘兮兮的。
結果出門的時候宗原又震撼了,雖然這一帶的房子似乎都建得比較密集,屋頂和屋頂之間近的還不到一米,遠的也就三五米,但是這些人,用鋼筋修了這麼多天橋,硬生生把一片建築連在一起,也著實不簡單。
要知道,現在已經不比從前了,沒有了以前那些先進的生產工具,大部分活計都是靠人力,這些鋼筋上面,好多都還還粘著一些水泥,看來是從建築物上拆下來的,可以想象這裡的人付出了多少汗水,甚至可能還有不少人付出了生命。
宗原他們屋頂上也有一個架子,不大,因為他們家跟旁邊的房子離得不遠,而且,他們處在這個群體的邊緣,並不像有些人家一樣,兩頭都有鄰居。
開始的時候,宗原還以為角落裡的那些鋼筋就是廢鐵垃圾,直到他們吃完了早飯,阿道把那東西搬出來,架在他們和對面那棟房子的欄杆上,他才知道原來這是個寶貝。
越往中間的房子,他們的鋼筋橋就越結實,可能是因為每天都有人在上面走來走去的緣故,不結實不行的。
這裡的人大部分都比較安靜,看到宗原也不十分熱情,但是他們表情恬淡,看起來都顯得很親切,宗原覺得這個地方的人是真的不錯。
大師傅講經的地方,並不在屋頂,宗原這一路走來也大概看明白了,屋頂大多用來種植糧食,有些人為了節約地方,自己並不住屋頂,而是住在建築物的頂層。
阿道說住在屋頂有很多好處,比如喪屍來的時候跑得快,或者是下雨了總能第一時間知道,之類的。
不過並不是所有的房子裡頭都適合住人,就像宗原他們現在住著的那一棟,因為樓層太低了,房子有些老舊,房子裡頭的樓板和樓梯如果都拆掉的話,那一整棟房子可能就塌了。
所以當初那些人乾脆就只拆樓梯,然後又把頂樓的天花板封死,也就是說,宗原他們住在屋頂,卻沒有辦法進屋,同樣的,那些喪屍就算爬進了那棟房子,也很難上屋頂。
被用來講經的那個樓層很寬敞,看得出來,他們也是經過一番佈置的。宗原他們坐在後面,他估計了一下,過來聽經的大約有三百多人,聚在一起感覺還挺多的,但是隻要想想這個城鎮原來的人口,眼前這些密密麻麻的腦袋,就又顯得淒涼起來。
那個傳說中的大師傅,長得也極普通,就是一個五十多歲的中年男人,像所有的大和尚一樣剃了光頭,講經的時候穿了袈裟,面板有些黑,整個人都挺瘦的,但是很有精神,五官很飽滿,聲音也十分雄厚。
宗原以前聽說,現在有很多講經的師傅,用淺顯易懂的語言來講述經文,讓大部分人都可以輕易地聽懂。眼前這個和尚顯然跟他們不一樣,他只管講他的經文,好像並不在意下面的人是不是聽得懂。
宗原靜靜地和阿道坐在一起,聽著那個大和尚從口裡吐出一串又一串陌生的話,除了覺得他的聲音讓人感到平和舒適,並沒有聽出其他東西來。
宗原分神去看了看那些聽經的人們,他們表情各異,大部分人表情都很平靜,精神集中,有少數的人聽著聽著甚至紅了眼眶,宗原雖然不能理解,但是心裡也有些莫名的感動。
大師傅座下,還有另外幾個和尚,宗原沒怎麼跟和尚打過交到,但是用一般的眼光看來,他覺得這幾個都是坦蕩的人。
講經的時間不是很長,大概一個小時多一點就結束了,阿道帶著宗原過去和那個大師傅打招呼,也就是報到的性質。大和尚就像一個平常的鄰居大伯一樣,隨意地問他們住得還習不習慣,有什麼困難可以跟大家說,然後又說相逢即是緣分,既然大家有緣聚在一起,就應該像兄弟姐妹一樣互幫互助。
這話要是從別人嘴裡說出來,大概會讓人覺得虛偽客套,但是這大和尚跟別人不太一樣,也許是他的這副嗓子講了太多經文,說話的時候也帶上了些許聖神的味道,總之宗原聽著覺得順耳急了,恭敬地站在一邊點頭應承。
回去的時候,宗原走在鋼筋搭建起來的粗糙橋樑上,低頭看下面的那些喪屍,心裡有一些說不上來的感受。
這個世界有太多種可能,人們永遠不知道它下一刻將會變成什麼樣子。就像是這個地方的人,在喪屍橫行的情況下,他們用自己的雙手搭建了一個天空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