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玄奘不愧是準提聖人入佛門後的親傳弟子,雖然沒有作為金蟬子時候的記憶——在地藏菩薩“秉公處理、一視同仁”之下,打著建設和諧地府的旗號,愣是沒讓他帶著記憶轉世——但還是天資聰穎,唔,只是在佛學方面的。玄奘小小年紀就精通佛法,並舉一反三,談禪論佛比之浸淫佛學多年的高僧亦是不遑多讓,很多時候更是能說出讓人眼前豁然開朗的禪學言論。
看到如今早慧的玄奘,再想起當年囂張跋扈的齊金蟬,流非就不禁感嘆連連——同樣是金蟬子的轉世,差距怎麼就這麼大呢?這難道就是後天環境的影響?
卻說涇河龍王聽手下巡水夜叉報,長安城裡西門街上有個賣卦先生,算得最準,一個漁夫每日送他鯉魚一尾,他就袖傳一課,教漁夫百下百著。若依此等算準,卻不將水族盡情打了?
涇河龍王一聽,登下就大怒,提了劍就要去會會這算卦先生,在左右勸說下才作罷。回到寢宮後,他越想越不是那麼回事,於是便幻化了凡人模樣,去找那算卦先生的麻煩,要那算卦先生算出第二日的雨水的時辰與雨量。
算卦先生名叫袁守城,乃是當朝欽天監臺正先生袁天罡的叔父,道行也是不低。他卻是算了出來。
涇河龍王一聽,心道,自己身為龍王,這雨水之事到現在還未聽說,那凡人哪有那本事?於是心生一計,笑道:“此言不可作戲。若明日有雨,依你斷的時辰數目,我送上金五十兩奉謝。若無雨,或不按時辰數目,我與你實說,定要打壞你的門面,扯碎你的招牌,即時趕出長安,不許在此惑眾!”
袁守城應下。
涇河龍王回了龍宮,還未等高興多久,就見一金衣力士送來了玉帝敕旨。龍王慌忙焚香接旨,開啟一看,卻見那上面赫然是讓他下雨的,時辰與數目都和袁守城算出來的一模一樣!
心焦之下,涇河龍王擅自改了時間和雨量,然後就去袁守城那裡踢館。
袁守城卻搖頭道:“你乃是涇河龍王,此時違了玉帝敕旨,改了時辰,克了點數,犯了天條,剮龍臺上恐難免一刀,你還在此罵我?”
涇河龍王一聽,立時驚恐悚然,向袁守城求救。袁守城卻說自己無法,明日斬他的是魏徵,又指點他去找李世民求情。涇河龍王聽得此言,立刻去入了李世民的夢,向他求救。李世民聽了後,一口應下,涇河龍王放心離去。
次日午時三刻,李世民原本與魏徵下棋,不讓他去斬龍。棋下到一半,魏徵沉沉睡去,再次醒來,卻是於睡夢之中斬了那涇河龍王。李世民還未來得及驚訝,就見秦瓊等人帶著一個從雲中掉下來的龍頭進來了,正是昨夜找了李世民求救的涇河龍王。
涇河龍王怨李世民答應了卻沒有做到,所以冤魂夜夜來找李世民。被驚擾得無法,他只好讓秦瓊和尉遲敬德守門,這才安穩睡下。只是人不能永遠站這守夜,因此人們想了一個辦法,就是將秦瓊和尉遲敬德的畫像貼於兩扇門上,這就是門神的由來。
對於涇河龍王的事情,流非雖然從後世的小說《西遊記》中早已得知,但是他並不是什麼救世主,也沒有興趣做這個救世主,不可能也不會每一個人都救。況且天道至公,個人的因果業力都是定數,若是善加改變,除非是有氣運在身,可以將之分與對方,否則非但會將自己給牽扯進去,還會為對方加重業力。
卻說玄奘一轉眼就長成了俊美不凡的……和尚,且佛法精湛,時常開壇講法。這一日,觀世音奉如來佛祖之名,前去點化玄奘,其實就是顯個靈,做個廣告,順便讓玄奘自覺主動去西天靈山取經。
玄奘果然是個好和尚,一聽佛祖有“修真之徑,正善之門”的三藏真經,要尋一善信前去靈山取來,傳回東土,普度眾生,便立刻報了名。觀音雖然對佛門很不熱心,但是現在的如來佛祖是他截教的大師兄,自然是要聽他吩咐的。好在下一量劫就會重返玄門,觀音也不那麼排斥了。
玄奘被忽悠得決定一步一個腳印,一定要以自己最大的誠心將真經取回東土,教人向善。圓滿完成了任務的觀音,迅速將錦瀾袈裟和九環錫杖給了玄奘,然後說了幾句,就歡樂地回去覆命了。
唐皇李世民的母親一心向佛,雖然因流非暗中的佈置影響,他本人對佛教並沒有什麼好感,甚至可以說是厭煩佛教,但他還是為了讓母親歡心,決定封玄奘為“御弟”,並親自送玄奘去西行,想著趕緊把這個禍害弄出去,最好永遠別回來。
於是眾聖算計已久的、從數百年前便開始導演的西行取經的大戲,正式開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