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部分(2 / 4)

開了。留下的,是一個叫做周公瑾的人,他是孫吳的大都督,是德藝雙馨的才子,是江左子民的神明……更是延續孫策生命的人。

可是,卻再也無法是當年的那個他。

長河千里,是你誤拋了流光,十年風塵,我將為你一一拾起。

作者有話要說:曹操的《短歌行》我就不多說了,反正大家都知道。

☆、赤壁一炬烽煙祭,言辭漸親心跡露

肅殺的凜凜寒風在空中呼嘯而過,伴著遠方熊熊燃燒的千里業火,囂張得叫人望而生畏。清寒的月光灑向火光四起的水面,轉瞬即逝,消失在瞭如地獄熔岩般的火海之中。

烽煙裡,丰姿依舊的男人著一身戎裝靜靜立於山崖之上,俯瞰著這空前的盛大祭典。敵軍的潰退與哀叫為這近乎完美的勝利添上了更為生動的一筆,可是,縱然有了綿延千里的暖色,男人眼裡也始終未見瑰麗之色。多年的戎馬倥傯不過是煢煢孑立的固守一方,太多的刀光劍影早已磨去了他眉眼中的柔情,徒留如玉面目,卻難復當年淺笑低吟。

腳下的戰火映在男人漆黑的瞳孔裡,彷彿失去了應有的溫度。垂眸望著眼前的一切,周瑜輕輕撫摸著腰間佩戴的古錠刀,一時不知該哭還是該笑,心裡蒼茫得猶如雪後的荒原。他為這一日算計付出得太多,等待拼搏了太久,自認是為告慰那過早故去的人,然,功成之時驀然回首,才發現早已不見了來路,身旁空空如也,恍然似夢。

疲憊地合上已經流不出淚的眼睛,周瑜在心裡一次次做著永遠不會有回答的發問,“伯符,你在哪裡……”

我為你盡拋韶華,橫刀立馬,如今送你赤煌如畫,也無緣得見一面。長久以來,究竟是誰太固執?又是誰自比情深,不肯清醒?

已經是十二月的光景了,深冬的寒冷侵襲著每個人,即使是此刻被烈火燎炬的赤壁也沒有顯出過分的溫暖。任由刀鋒般的冷風從頰邊割過,周瑜突然想起很多年前與孫策共轡並行的情形,而後又想起了隨著自己威名的壯大,孫權眼裡愈發暗沉的光芒。

伯符,我累了。

“都督。”青年的聲音在紛雜的背景聲中顯得很是清晰。

睜開眼重新望向遠方交錯的光影,周瑜頭也不回道:“何事?”

壓下心中想與他比肩而立的衝動,諸葛亮在距離周瑜一臂之遙的地方停住,“曹操跑了,我們雖水陸並行追擊,還是失算讓他從華容道逃走了,趕去放火截擊的人馬終是慢了一步。”

揚揚手錶示自己聽到了,周瑜淡然道:“曹操生性詭詐,若那麼容易便落入你我之手,豈不有負他奸雄之名?”沉吟片刻,又道:“也罷,能以幾萬兵馬橫掃他十萬之眾,夠了。”

敏銳地捕捉到他語氣中的疲憊與哀傷,諸葛亮猶豫道:“恕亮冒昧,勝利在即,敢問都督何故於此暗自傷懷?”

毫不在意被他人看走了心思,周瑜輕笑一聲道:“你不是我,知道我的苦惱又有何用?”

被他拒人於千里之外的態度噎得愣在原地,好半天,諸葛亮才自我開解地笑笑,搖著手中的羽扇側頭望向一旁,“都督權當方才是我多事了吧。”見周瑜微微點了下頭,諸葛亮繼續道:“如今曹軍潰敗,估計沒個一年半載很難恢復元氣,不知都督接下來有何打算?”

原本只是想隨便找個話題來緩解一下尷尬的氣氛,卻不偏不倚提出了個敏感的問題。話一出口,諸葛亮便後悔起來——明眼人都知道,孫權與劉備結盟可說是迫於無奈,現下曹軍已破,孫劉聯盟大概也不會長久了。有些緊張地盯著周瑜,諸葛亮屏住呼吸,暗道千萬不要聽到那個他不想聽到的回答。

眉頭細微地動了動,周瑜轉過頭望向諸葛亮,只見他眼裡的千頃流光如初升的朝陽一般,帶著一絲無傷大雅的懊惱和慣有的冷靜,倒是像足了年少時的自己。微微揚了揚唇角,周瑜饒有興味道:“你覺得呢?”

長舒一口氣,為那沒有被直接說出來的殘酷回答。與此同時,諸葛亮在心裡暗暗道,周郎啊周郎,你還真是又狠又絕。不願給別人留一點餘地也就罷了,還偏偏要讓人心甘情願地把刀捅進自己的身體,這世上怎麼會有你這樣的人啊……也對,你對自己都那麼狠,又怎會對他人手下留情。想著,諸葛亮不覺低低笑開,“不過是極井鳥盡弓藏,兔死狗烹’之事爾耳,對嗎?都督。”

不置可否地移開視線,周瑜答非所問道:“當年,主公與曹操都曾極力挽留,想招你效力於麾下,你為何毅然離去,獨獨選擇了最弱小的玄德公?”

雖然不太清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