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蕭哲麟、林如海趕到的時候;已有幾個大臣在殿內候著。蕭哲麟悄悄拉拉林如海的袖子;俏皮的笑笑,讓人搬椅子給林如海坐。
由於聽到訊息說大戰已開,眾人都火燒火燎的;倒沒人注意二人之間的親暱作態。林如海也沒覺得有什麼不妥;極其自然的坐下,抬頭一看;眾人還都跪在地上呢?才覺自己的行為有些不妥。
唉,習慣真是個可怕的東西!
此刻他再起來也不合適;氣呼呼的看了蕭哲麟一眼,後者正看著他笑呢?
林如海瞪了他一眼,撇撇嘴兒。傻笑什麼;沒見眾人都跪著麼;還不讓人起來!蕭哲麟忍俊不禁,看著林如海含嗔帶怒的眸子,眼中閃過一抹熱切。不過礙於場合,只得按捺下了。要是沒有這些礙眼的人多好,咫尺之隔,大手一撈就能將人撈到懷裡。他煩躁的搓了搓手,輕咳了一聲,聲音中聽不出起伏:“眾卿家都免禮吧!”
不多時66續續又有大臣趕來。蕭哲麟又讓人去叫朝中重臣和武將們,眾皇子也都叫了來。眾人各抒己見,歸納起來也不過兩個對立點:戰或和。主戰的佔絕大多數。當然,意見無論什麼時候都是難以統一的,何況還有些別有用心的人利用這個時機來達到某種不可告人的目的。
不過稍有點眼力的大臣都看得出當今聖上可非懦弱無能之輩,這人家都欺負到家門口了,還能忍氣吞聲?那也太窩囊了吧!還在這高談闊論的言和,沒看皇上的臉都黑了麼?
這次的主和派多是一些老古董,或是朝中無足輕重的一些小角色。這些人或是靠祖蔭,或是家裡有幾個臭錢兒,在朝中謀得一官半職,平日裡飲酒作樂,尸位素餐。他們多以二皇子蕭宇為首。蕭宇這幾年也是病急亂投醫了,上得不到皇帝的信任,下籠絡不了人心,也只能拉攏些上不了檯面的小角色。
他倒不是不知道這些酒囊飯袋沒什麼大的作用,也非不知蕭哲麟早將他在繼承人的名單上剔除。無奈有時候明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