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所為便於大義有損。三大義軍已去其二,將來這帝位……
這一日,是至正二十二年三月初五,驚蟄。宋青書正式將武當義軍連同蘇浙義軍的統領大權收歸己用,此後十年,宋青書再未卸下這統兵職責,率領兩方義軍征戰四方,將韃子趕出中原,平定天下。
至於在發帝王美夢的張士誠卻是有所不知,他這一生終究註定與帝位無緣。張士誠長於民政不善征伐,天下安定之初,以軍功論爵,也只得了一個伯爵的頭銜。而他善於經營,積攢下大筆錢財,生活富足,得享遐齡。
張士誠走後,陪坐在宋青書身側的吳燕山、唐劍麟二人卻只深深地沉默。過了許久,唐劍麟終於低聲言道:“宋師兄,我知道我勸不住你。可這裡發生的一切,我都會傳訊回武當,教太師父和諸位師叔伯知道。”
宋青書漫不經心地展了展衣袖,笑道:“理當如此。”
“宋師兄,你究竟有何打算?”吳燕山見宋青書無動於衷,又忍不住補上一句。
“等!”宋青書沉聲道,“張無忌必然容不下朱元璋,朱元璋如今有紅巾軍在手,也絕不會再忍氣吞聲。”
“所以,他們之間必有一戰?”吳燕山忙道。
“不錯。”如今朱元璋剛拿下對紅巾軍的控制權,權位未穩,張無忌若還有半分頭腦,便絕不會再做拖延,任由他坐大。宋青書不但猜到他們之間必有一戰,更加明白這一戰必然是在南四湖。南四湖位於山東與江蘇的交界處,徐州正是扼要之地!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你就不怕元廷會是那隻鷹嗎?”唐劍麟厲聲喝問。
宋青書神色輕蔑地道:“王保保是個聰明人,他會知道這個時候坐山觀虎鬥才是最正確的選擇!”說罷,他一掀帳簾走了出去。常飛雲重傷在身,他還要去探望一番,張無忌與朱元璋的動靜也要隨時關注。待駐紮羅田的五萬義軍趕到,就是他出兵的時候了。
宋青書走後,吳燕山與唐劍麟仍端坐在大帳中面面相覷,想到方才宋青書那副無所畏懼的模樣,心裡便發沉。他們與宋青書相處日久,如何不知武當的長輩對宋青書一向寵愛非常,唯有莫聲谷方能管得住他。如今莫聲谷已死,宋青書要做什麼,怕是誰也攔不住了。兩人沉默良久,終是異口同聲地輕聲言道:“若是七師叔還活著就好了!”
作者有話要說:
導演:吳燕山、唐劍麟,啥感覺?
吳燕山&唐劍麟:麻麻,師兄好可怕,我要回家!
☆、第174章 明教之俠
至正二十二年二月;張無忌遣彭瑩玉前往益都傳召朱元璋與韓林兒;朱元璋藉口韓林兒因韓山童之死憂傷成疾;而他本人又忙於撫卹紅巾軍將士不肯應召。彭瑩玉對明教忠心耿耿;見朱元璋百般敷衍又阻他見韓林兒;已然心知他有破教自立之意。對這等叛教之徒本應是人人得而殺之,然而彭瑩玉此行身邊只有十數名明教弟子隨侍;自然不是朱元璋手下紅巾軍的對手,只得忍氣吞聲儘快離開益都向張無忌覆命。
張無忌收到韓山童戰死的訊息便已離開總壇與駐守安徽的彌勒宗義軍匯合,彭瑩玉回來覆命時他正向常遇春傳授武功。然而常遇春雖說是一代名將;可於武學之道著實沒多大天分。是以,張無忌教地口乾舌燥,他卻始終學地七零八落。常遇春如今已是三十有餘,想起胡青牛曾斷言常遇春活不過四十;張無忌不免憂心忡忡。
常遇春與張無忌相識已久感情極深,見了他這副無可奈何的模樣,不由笑著勸道:“教主,胡師伯所言未必是真。”
張無忌自己便是一代名醫又熟知歷史,哪裡肯聽常遇春的勸,蹙眉半晌終是拿定主意。“既然九陽神功與乾坤大挪移常大哥都覺太難,不如試試太極拳?太極拳法隨性平和,正適合常大哥來練。”
常遇春卻是暗暗叫苦,他生性粗疏暴烈,哪裡耐煩學那慢騰騰的太極拳?正想著該如何開口拒絕,帳外已有親兵通報說是彭瑩玉回來覆命。常遇春聞言即刻精神一振,暗自感嘆來得好,當下陪著張無忌向正堂行去。
正堂內,楊逍、範遙、徐達、劉基等早已在座,聽聞彭瑩玉回稟朱元璋不肯應召有破教自立之心,眾人各個驚怒不已紛紛破口大罵。而一向與朱元璋交情不錯又屢番為他擔保的楊逍卻是再也坐不住,急忙跪地請罪:“屬下識人不清,以致養虎遺患,還請教主重重治罪。”
楊逍此言一出,堂上立時一靜。這些年來楊逍仗著明教左使的身份屢屢插手教中事務,殷野王破教而去後更是變本加厲。張無忌雖說是教主可畢竟年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