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部分(2 / 4)

,老人佝僂著身子試圖禦寒,女人則緊緊抱著孩童防備別人搶奪,一個個目光驚恐地望著他們,心中非但沒有半點快意,反而恨聲罵了一句:“禽獸!”他還記得幼年時家鄉發大水,是祖父和父親將生還的希望留給了他與母親。唯有禽獸才會只顧自己逃生,甚而仗著武勇搶劫欺凌弱者。弱肉強食,毫無半點憐憫之心。

武當義軍訓練有素,眼見城池已然付之一炬便後撤十里紮營,又騰出部分營帳讓這些失去家園的無辜百姓休憩。不一會,葉輕泉帶來了一名蒙古老人面見宋青書,彙報情況。太原一戰,宋青書的親衛首領王鐵山身重七箭壯烈殉國,當日戰況之慘烈,可見一斑。太原收復後,葉輕泉自告奮勇接下了王鐵山的職務,隨侍宋青書身側,追隨他出生入死,寸步不離。

宋青書與這位蒙古老人以蒙古語寒暄了幾句方才得知,主持建造這處小城的正是元廷的邵敏郡主。原來邵敏郡主在返回蒙古之後便在此地築城,希望能仿漢人習俗,改善蒙古人的生活。然而蒙古人入主中原江山幾近百年,百年來不求上進,甚而要將漢人殺盡,將中原之地全部變成牧場。如今被趕出中原才憶起中原生活的好處,想著見賢思齊終究是晚了一步。

葉輕泉雖說不曾隨宋青書闖過江湖,可當年在武當也曾聽聞宋青書與趙敏之間頗有些說不清道不明的情誼。他見宋青書聽到趙敏的訊息神色飄渺不定,不欲他為趙敏分心,當即言道:“王保保昨日撤離時帶走了城中青壯與全部糧草,卻是留下了滿城的老弱婦孺。宋師兄,這誘敵深入堅壁清野的把戲實在狠毒!”

五年前,三方義軍頒佈《討元檄文》便曾言道:如蒙古、色目,雖非華夏族類,然同生天地之間,有能知禮義,願為臣民者,與中夏之人撫養無異。這原是天下漢人的胸襟廣博,不意戰場之上卻成了敵人拿來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武器。

多年征戰,元軍節節敗退,元順帝退走中原時幾乎裹挾走了中原一地的全部蒙古百姓與蒙古皇室幾世積攢的金銀珠寶。有金銀珠寶才能有奢靡享受,有蒙古百姓才會有打回中原的希望,元順帝這般所為本不足為奇。可在宋青書北出雁門之後,王保保瞧出這一句的門道,幾番與宋青書交戰,他一路敗退,竟是將這些老幼也丟了一路。宋青書若是接受這些人,必然費時耗糧,拖慢進攻的行程;可他若是舉起屠刀,殺了這些人,那便再扛不起這面“仁義”大旗。

王保保此計果然奏效,以朱元璋、徐達二人為首的東西兩路大軍已被拖累地無力追擊。唯有宋青書用兵勇猛,他既看透了王保保的謀劃,竟乾脆丟下大軍以戰養戰一路追至和林。而漢人的最後一個敵手王保保,正在百里之外隱匿。若能將他擒獲,中原一地再無敵手;可若是被他逃脫,遊牧民族天生善戰,終有一日死灰復燃。

此時宋青書麾下將士所帶乾糧絕然不足以支應這滿城的老幼,而如今又已入冬,雪滿弓刀,若是打發這些一無所有的蒙古百姓前往應昌就食,想必走不了幾天便要活活凍餓而死。宋青書沉吟了一陣,終於言道:“命將士們各自取出一半乾糧,接濟這些蒙古百姓。三日之內,我必尋王保保主力決一死戰!”

葉輕泉聽宋青書這般所言,心頭便是一跳。他們的隊伍推進太深,不但與另外兩路大軍失去聯絡,便是與馮默之、常飛雲二人統帥的本路大軍也已失去聯絡。此戰若是戰敗,只怕這一萬將士都要將性命留在和林。然而,他終究什麼都沒說,只咬牙領命而退。

葉輕泉走後,宋青書起身與莫聲谷一同在營內巡視了一番,又若無其事地提起了中原之事。“我聽說無忌在大都……”話說半截,宋青書忽而微微一笑,搖頭道。“如今該稱北京了!我聽說無忌在北京新辦了兩處學校,一處政治學院、一處軍事學院。說是以後無論為官領軍,都得出自這兩處學校。”

莫聲谷顯然也早知了這訊息,只挑眉道:“這天下士子能答應?”

宋青書笑道:“但凡有人反對提那聖人之道,張無忌便要問他祖宗,問他元廷在時為何不曾如聖人所言仗節死義。”

莫聲谷聞言不禁啞然失笑,低聲嘆道:“無忌行這等機巧已遠勝於你!”他還記得當年他總憂心宋青書個性過於機巧,可這些年來宋青書在外征戰,風霜滿征程,甚而鎧甲與長劍上亦是累累的刀槍印痕,哪裡還見當年那個出身名門氣度斐然的宋少俠的半分怡人風采?

莫聲谷這般感嘆,宋青書也不以為意,只轉口道:“國號之事,我看張無忌並無意定‘明’為號,反而是偏向以‘華夏’為號。”

莫聲谷灑然一笑,伸手一抹宋青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