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崗協助劉福通起事乃義之所在萬死不辭,但莫聲谷也畢竟惦記初出江湖的師侄,託付了白蓮教眾送信至太原令宋青書安心留在王家等他了結黃陵崗之事後與他匯合同返武當。卻不知那負責送信的教眾竟是帶回了宋青書留在王家的手書,書信中只輕描淡寫地言道初出江湖機不可失,欲尋訪名山大川世外高人增長見聞。而他本人,竟是在莫聲谷離開王家的第二天便失了蹤。完全可以想見莫聲谷見到這封書信時是何等的勃然大怒,若不是心知起義之事遠比十個宋青書都重要,莫聲谷怕是早就快馬殺回太原便是掘地三尺也把這不知死活的師侄搜出來以門規懲處。所謂江湖險惡,一個年不過十五的少年,當真以為自己有這份能耐在江湖中揚名?笑話!莫聲谷就在這份氣惱中渡了兩日,及至第三日他又忽然覺出不對來。他這師侄,雖說幼時也曾心高氣傲如今一年大似一年卻是愈發進退有度,便是當真一時少年心性如脫韁野馬也不會走了便再無音訊教他這個七叔白白擔心。想到此處,他當即託了劉福通再派教眾前往太原候著宋青書的訊息。而至今一月之期轉瞬即過,青書始終毫無訊息。是樂不思蜀還是惹上麻煩?莫聲谷不願是前者,可又更擔心是後者。
然而,任憑莫聲谷如何推斷也絕料不到宋青書是被一路追殺了大半個月!自燕山山脈殺出重圍離開大都,一路輾轉河北、山東,半個多月的時間,宋青書裝過遊山玩水的富家公子,扮過從父返鄉的深閨少女,終是一步步淪落成了千萬受災流民中的一員。自今年年初黃河決口,十幾個州縣淪為澤國,幾十萬百姓流離失所,宋青書如今正隱在這些災民之中一路逃亡到了黃陵崗附近。這一路上數度與汝陽王府派出的鷹犬爪牙交手,宋青書能保住性命已是萬幸,此時的落魄卻是與災民並無多大分別了,而他的身邊還帶著一個不過六歲大的男童。
男童名叫葉輕泉,家中原本也略有薄產只是洪水無情,黃河決口之後祖父、父親都葬身水底,母親孤身一人帶著他逃難,一路上缺衣少食經過的縣城又不願收留,大災之後盜賊又起他們孤兒寡母行至曹州便再無力往前行進。眼看路上又要再多兩具餓殍,他們竟在這個時候遇到了宋青書。那時宋青書剛殺了幾個汝陽王府派來的高手,眼見大批災民正漫無目的地四處流浪,他乾脆也偽裝成災民掩飾行跡。雖說因為一路被追殺的緣故身上的盤纏早已耗盡,但宋青書畢竟是習武之人逢林打獵遇水捉魚倒也不會餓死。那日他在山林裡捉到一隻狍子剛生起火堆烤至半熟,才六歲大的葉輕泉就來搶奪。搶奪的結果自然是顯而易見,而宋青書見他餓地皮包骨一時不忍仍是分了半隻狍子給他。葉輕泉分明腹中擂鼓卻是十分孝順,拿了那半隻狍子先給母親。誰知葉輕泉的母親這一路上僅得的一點的食物盡給了兒子捱到此時早就油盡燈枯,逃難以來唯有宋青書對他們母子施以援手,她拒絕了葉輕泉喂到她嘴邊的狍子肉勉力撐起乾癟的身子給宋青書磕了個頭,不等大吃一驚的宋青書將她扶起就已斷了氣。因為缺少食物,宋青書甚至不敢將葉輕泉的母親落葬唯恐等他一走就有人將她挖起吃了,只能將屍身火化又找了只瓦罐收了骨灰給葉輕泉帶著。再上路時,宋青書的身邊便多了個靠他照顧養活的稚童。
“宋大哥,你放我下來吧,我自己能走。”此時,葉輕泉正伏在宋青書的背上由宋青書揹著一路往前。葉輕泉在這世上已無親人與宋青書相處幾日早已將他視為至親。他雖年紀幼小卻十分懂事,這幾日跟在宋青書身邊常常聽到他咳嗽心裡明白他的宋大哥或許武功蓋世但現在卻是受了傷。眼見宋青書揹著他走了這小半個時辰便面色泛白就要掙扎著下來。
“別亂動!你以為你有多重?身無三兩肉!”宋青書順手拍了他屁股兩下又從懷裡掏出一塊麵餅給他,“餓了就先吃。”
葉輕泉接過麵餅狠狠咬了一口,眼眶忽然紅了。“如果能早點遇到宋大哥就好了。”他與母親剛開始逃難的時候身邊還是有些食物和銀兩的只是沒過多久就被人搶走了,到後來即便有人看到他們母子可憐給他們食物也總會被其他災民圍上來搶奪。“我以後也要像宋大哥一樣,學好武功,不讓身邊的人受欺負!”
宋青書不知道該如何勸慰他,只勉強笑道:“記住今日說的話,將來上了武當習武可別怕苦。”
“才不會呢!我學成了武功還要保護宋大哥。”葉輕泉輕聲道,伸出雙手摟住宋青書的脖子面頰緊緊地貼在他背上,不一會就將宋青書後背的衣服都浸溼了。
宋青書暗自低嘆一聲剛想調笑他幾句,忽然聽得身後有十數匹快馬疾馳而至,他轉頭一望便在其中見到了幾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