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任北靜王一歲的時候便去世了。
沒了母妃庇護的北靜王愈發膽小了,幸好他的母族還算給力,時常還照應著,但他們也明白這麼膽小的皇子,除非只剩他一個了,不然那皇位絕對落不到他頭上,所以他們也沒生什麼事,在皇帝面前倒落了一個好印象。
那日大宴上,前任北靜王爺十分不整齊地選擇了中立陣營,好吧,也不是中立陣營,他一個人縮縮著,讓別人把他都忽略了,反正他不中用是出了名的,也沒什麼人在乎,等到後來一查點,原來還有這麼一個兩邊兒不靠的。
因為他沒有明確表示過從逆,只是在大多數人選擇從逆的時候猶豫且無所適從了一下,又距離那些人比較近,當時便被算到從逆隊伍中去了,後來皇帝清算時候這位還傻在原地,連辯解也不知道地訥訥著,直到皇帝息怒之後想起來這位兒子的秉性,派人問了一聲,才知道是冤枉了,那時候再救治,顯然有點兒晚了,所以,他的去世也未必全是因為受到驚嚇的緣故。
只這一點,水欣想得明白,卻不能說了。沒有把兒子的死歸罪到老子的頭上的,尤其這老子還不是一般的老子。
作者有話要說:至此,紅樓的背景差不多完成了!
VIP最新章節 58時光如刀
已經退位的上皇以他最後一個年號被稱為成康帝;安民樂政曰成,淵源流通曰康,成康之意倒是極好的。
只不過這與瑞成帝重了一字“成”,瑞成帝的瑞成來自於王爺時候的封號,在登基之後他便直接用了封號為年號,也是有著惦念父恩的意思。上皇被稱為成康帝則是之後的事情;這麼一來;瑞成帝就被坑了。
為尊者諱是禮;還有為親者諱,為賢者諱;這都是禮的體現;成康帝不僅是尊者;且還是瑞成帝的親者,更甚至以他認為於民有功的業績來說也可以稱其為賢者,於是,避諱還是不避諱呢?
避諱的話皇帝才確定年號就更改,坑人民吶吧!朝令夕改,皇帝威儀何在?不避諱的話,一個皇帝都不講“禮”,都不尊重自己親爹上皇,那還讓別人怎麼尊敬皇帝?
這樣頭疼的問題並沒有困擾瑞成帝很久,他畢恭畢敬地拿問題去請教老子,成康帝這人其實很講道理的,知道這算是自己考慮不周,但也沒有承認自己錯誤,隨手就在紙上寫了一個“誠”字,然後把紙扔給了瑞成帝,由他自己思考去了。
第二天,瑞成帝便改了年號為瑞誠,同樣的讀音卻是不一樣的字,“瑞誠帝”還是“瑞誠帝”,叫起來是沒差的。
水欣為此詢問上皇:“父皇的意思是這樣嗎?”
成康帝神秘笑著說:“朕只是誇他誠實而已。”
囧之,是這樣的嗎?
水欣不太相信地看著上皇的表情,這位已經退位的上皇經過了一段時間的休養,竟似又有了活力,似笑非笑地回視,完全無法從他的表情上看出他所言是真是假。
不愧是當過皇帝的人,果然段數不一樣啊!水欣在心底感慨一句,面色有了兩分黯然。
“怎麼了?”
雖然二十才是最小的那個,但失了母妃的他顯然不如有云妃給吹耳邊風的水欣在上皇面前值得重視。物以稀為貴,兒子太多了,多一個少一個就沒有什麼重要的了,比起對水欣的親自教養來說,上皇對二十不過是給他指了一個母妃,之後便再沒管過,沒用過心思又怎麼會有重視呢?
水欣面色稍有變化,成康帝便注意到了,揉了揉他的發頂——這樣的動作最初做來的時候總有一種奇怪的感覺,但一次兩次,次數多了之後,竟也覺得挺好的,至少那軟軟的頭髮在手下的感覺很舒適。
“沒什麼,只是… …”前幾世的失落到底不是今世造成的,不是果便不該是因,水欣頓了一下,說,“父皇還從來沒有賜過一個字給我吶!”
成康帝愣了一下,繼而呵呵笑了起來,這也值得嫉妒?不過有人這樣看重自己,感覺倒是不錯,“怎麼沒有,你的名字… …”
成康帝啞了音,水欣的名字的確不是他賜的,當年慧妃把孩子的事情報上來,他便令欽天監選吉字,若干吉字呈遞上來的時候,他正因水患的事情發愁,無意中甩了一個墨點出去,那墨點點中的便是“欣”字,但他當時並未注意,而李勝把那當做批閱過的發下去,於是,就有了“水欣”這個一聽就過於女氣的名字。
再看著孩子過於精緻秀氣的眉眼,莫不是這個“欣”字起得不好?成康帝皺著眉想了想,想要改動一時又沒有什麼好字,再者幼時更名並不是好事,提筆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