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密切,按其次排列,便可以構成一個完整的句式:“這個小男孩全部用到嚮往他的家跑去。”簡煉一點說:“這個小男孩一直跑著回到家裡。”
B組能記全嗎?大概要困難點,但我想你能按次序記住五六個單詞,是嗎?因為這五六個單詞畢竟還有意義可以尋繹,讀過之後,至少還能在心裡形成一個簡單的畫面。如果想要使畫面變得更清晰一些,你就得在已給的10個單詞之外再加些襯詞,這樣就能協助你記住了。我們試著想像這個畫面:一個小女孩和洋娃娃過家家,她給洋娃娃穿衣服、穿鞋、穿襪、戴帽,然後把它放在小客車裡。客車有車輪和車軸。
C組最難記。簡直是一堆雜亂無章的、沒有任何關聯的詞彙的堆積。
這個實驗告訴我,識記系統條理的材料,顯然要比識記雜亂無章的材料容易得多。所謂系統條理,是指某些事物按其特定的秩序和內部聯絡組合而成的整體,即按照事物的記憶體屬性,把它們聚在一起,使分散的趨於集中,零碎的構成系統,紊亂的形成條理。系統化的過程就是大腦積極思維的過程。某些事物構成系統後,就容易記憶,這就像士兵各就各位地列隊,哪兒缺人,空檔馬上就能顯現出來。
那麼,C組就一定不能構成某些特定意象嗎?當然,象A組和B組那樣,將10個單詞排列組合成一個完整的句子,似不太可能。但是,假如我們換個方式,把意義相關的單詞再組合一次,至少可以壓縮一些記憶的內容吧?
根據這個思路,可以試著把這10個單詞兩兩搭配起來,構成5個組合詞:
1.汽車手冊(由小汽車ear和書book
2.鮮美食物(由天堂Sky和食品food)
3.生長的樹(由工作Work和樹tree)
4.安樂椅(由幫助help椅子chair組成)
5.小石桶(由鵝卵石Pebble和桶can組成)
這樣,你只需記住5組詞就可心了。
讓我們繼續做實驗。
這裡有兩組音節,緊承上文,姑且稱之為D組和E組吧。D組10個單詞都是有意義的,你可以根據上面講的原則去記憶。請寫下開始和結束的時間。
D組
開始時間——
1。蠟(wax)
2。牛(cow)
3。雞蛋(eggs)
4。跑(run)
5。果醬罐頭(jam)
6。殺(kil)
7。陷阱(trap)
8。砰然聲(slam)
9。硬的(hard)
10。掙得(earm)
記住時間——
E組與D組就全然不同了。它是由10個毫無意義的章節構成的。請寫下開始和結束的時間。
開始時間——
1.Tuk
2.Jol
3.Zam
4.Yot
5.Buk
6.Gran
7.Bryd
8.Snop
9.Kiug
10.Blen
記住時間——
D組和E組,哪一組難記呢?顯然是E組更難記。你再檢視一下記憶時間。我猜想,記住E組的時間要比記住D組的時間至少要多上10倍。這說明,毫無意義的音節,不能 構成完整意象,彼此孤立,因而很難記住。
假如我們多做一步工作,試看給這些毫無意義的音節賦予一定意義,看一看能記住多少。這裡,我只是示範地做頭幾個,以下由你舉一反三,自己去填。
E組
1。Tuk—Tuck(疊起)
2。Jol—Jolly(高興的)
3。Zam—Slam(砰然聲)
4。Yot—(以下由此類推)
5。Buk—
6。Gran—
7。Bryd—
8。Snop—
9。Klug—
10。Blem—
給這些毫無意義的音節賦予一定的含義,記憶E組就像記憶D組一樣容易了。
透過實驗,你可能體會到了,凡機械記憶,只有識記一個個孤孤零零、毫無關聯的物象,構不成聯絡網,抑制了大腦的積極思維,因此,必然費力不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