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部分(3 / 4)

小說:富貴皇華 作者:江暖

不過呢,皇帝老子的反應頗堪琢磨。武令媺又偷偷看了皇帝兩眼,覺得老頭子平靜的神色裡隱藏著幾分激賞。他也許不贊成李循矩的冒進,但對提高百姓教育程度的說法還是不反對的。只要掌握好教育方向,百姓的愚昧能夠少一些,或許有利於君王的統治。需知,忠君愛國洗腦也是一種教育。

殿內議論紛紛,李循矩垂手肅立,知道自己即將面臨一場狂風暴雨般的問詰。不過也許是皇帝在場,以往很熱烈的殿內問難活動始終處於醞釀階段。

他轉念一想就明白了。無論是兩殿先生們也好,還是殿內眾學生也罷,他們再有不滿,此時皇帝與玉松公主在座,就不會主動來為難自己。非得有出頭的椽子先冒出來,別人才會跟進。可惜,在場者基本上都是人精,沒有人願意當出頭鳥。

冷場片刻,李循矩終於聽見皇帝發問:“玉松兒,你對李學士今日的講課做何感想?”

胸腔裡的激情消退了些許,李循矩用充滿期待的目光看向武令媺。這個小外甥女眼力遠超同齡人,甚至在某些方面就連自己這個飽讀經義的讀書種子也比她不上,他很想知道她的看法。

武令媺嘻嘻一笑,揪著皇帝的龍袍袖口晃了兩晃,聲音清脆地說:“小舅真是異想天開呢。”

眼中光芒微暗,李循矩的臉色雖不變,心裡到底有幾分苦澀。但是他覺得自己的想法是對的,不管外甥女如何反對他也不改初衷。

皇帝頗感興趣地問:“哦?怎麼個異想天開法?”

長長地嘆了口氣,武令媺搖頭晃腦地說:“小舅說的很好聽,讓國庫出錢建許許多多學堂。可是小舅卻沒有考慮到,建這許多學堂要多少銀子?沒有錢,什麼事情也辦不成!”

李循矩不是沒想過這個問題,若不是如今大周無大戰事,這些年也算是風調雨順,國庫想必豐盈,他也不會冒冒然提出由國家遍地開花廣建學堂的建議。

“微臣並沒有一日之間就要建起千座萬座學堂的意思,可以慢慢來。”李循矩向皇帝深躬行禮,正容道,“陛下,微臣那幾年在世間遊歷,見到許多因家境貧寒而不得不中道棄學的孩童與少年。這些人當中,安知沒有賢臣名將?只有廣撒網才能多捕魚哪!”

看來小李同學還沒有真正認識到,社會要發展,僅僅有文臣和武將是不行的,必須百花齊放、培養各行各業的專門人才方能真正促使量變向質變轉化。不過武令媺沒有再說下去,她打算把自己想說的話寫成家庭作業——兩篇。

皇帝微微一笑,慢悠悠道:“李卿所言,尚且只是構想而已,離具體實現還有很遠的路要走。不急。朕也希望子民們眼明心亮,不被眼前短利所矇蔽以致給自己和國家招禍。一人之力小,十人百人千人萬人之力卻足以翻天覆地!”

他緩緩站起來,轉身面對殿內眾人,聲音低沉凝重:“不瞞眾位愛卿,朕拿到玉松兒送來的魏國玉脂香蜜條呈的那天夜晚,良久都不能安眠。好不容易闔眼,卻又忽然驚醒過來,背上全是冷汗!”

“若是大周也有玉脂香蜜,也有人如玉松兒這般大肆擴張種植配製香蜜所需之物,大片大片地擠佔農田,令糧食無聲無息間減產,一旦突發天災,猝不及防之下,朕這江山只怕也坐不穩當了!”皇帝的目光涼沁沁的,慢慢掠過坐在前面的幾位皇子,直看得他們都低下頭去。

皇帝站起身,殿內其餘人都自然不敢再坐著。聽了皇帝的話,尤其是感覺到皇帝是真心在擔憂後怕,武令媺忍不住說:“啟稟父皇,大周疆域廣闊,當世除了父皇富有四海,沒有誰能大張旗鼓買下田地不去種糧。父皇不必憂心。”

幾位皇子和重臣也紛紛出言勸慰。他們表示——咱們大周強盛富足,也沒有誰敢在英明睿智的皇帝眼皮子底下做這種小動作。而魏國那時百業待興,極需用錢,才能讓人尋出空子。大周絕對不會發生這種破事,請皇帝儘管放寬心。

“我兒,父皇並非為此而憂心。”皇帝卻不理會那些人,只是輕輕撫摸武令媺的頭髮,和顏悅色地說,“父皇憂心的是,倘若朕的繼承人也和那些被重利矇蔽的普通百姓一樣,只看得見眼前利誘卻瞧不清楚未來弊病,朕怎能放心將大周交給他!?不把國之基礎真真正正放進眼裡、放在心上,怎麼能確保國之殿堂屹立不倒宛如不周神山?而大周再強盛富足,又經得起幾次如魏國民亂這樣的大折騰?”

這是皇帝第一次在大庭廣眾之下表露自己對於繼承人的看法,真是令所有志在儲位的皇子們悚然心驚。他們帶頭,所有人都跪倒,齊聲道:“兒臣(微臣)惶恐!”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