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6月,正是鏟頭遍地的時候,新上任的偽東邊道保安司令田德勝,率一團偽軍去金川縣孤山子“討伐”王鳳閣。花紅樹綠,牛哞羊咩,到處都是揮鋤扶犁的莊稼人。走到鹿尾林子,突然一聲槍響,“莊稼人”手裡的犁鋤就變成了刀槍,漫山遍野衝殺過來。“春耕圖”忽作“殺敵卷”,先頭一個營還未緩過神來,就被繳械。後邊的敵人逃回金川縣城,當夜又撤往朝陽鎮,偽縣長也跟著跑了,義勇軍第二天佔領縣城。
唐聚五的遼寧民眾自衛軍成立後,委任王鳳閣為所屬19路軍司令,之後又任命王鳳閣為第3方面軍中將總指揮,統轄海龍、柳河、金川、輝南等縣近萬人的自衛軍。
8月25日,王鳳閣率19路軍主力攻打海龍縣城。海龍城工事強固,守軍眾多,自衛軍沒有重武器,傷亡很大,王鳳閣改為圍困。圍城50余天,守軍彈盡糧絕,靠飛機空投彈藥,乘黑夜出城搶割莊稼。
唐聚五和其餘方面軍、路軍的首領大都進關了,王鳳閣不走。
首戰打下柳河縣城,王鳳閣即利用縣裡的電臺,向全國發出通電:“鳳閣生於斯土,不甘坐視國家之淪亡,本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之義,號召同胞,共伸義憤,爰組織義勇軍……此後拼擲頭顱,犧牲一切,此頭可斷,此志不移。”
在東北義勇軍中,堅持抗戰之久,且規模、影響之大,如王鳳閣者,少之又少。
以王鳳閣的才華、膽識,投筆從戎,在奉軍中搏個好前程,應該問題不大,這位下級軍官卻選擇了棄戈還鄉。有人分析認為,他是厭惡軍閥混戰,不忍骨肉相殘。而當“九一八”這個悲慘的時日降臨了,他就執戈奮起,拼擲頭顱,犧牲一切,包括妻兒。
前面說了,馮治剛拉隊伍報字“文武隊”,就是叫個“鬍子隊”,以他的身份,湯原人也不會把他和他的隊伍當成鬍子。王鳳閣也一樣。像他這種家庭出身的人,又有別於那種有錢的土財主,在那個年代是頗受人尊敬的,更不用說他的隊伍各級骨幹許多都是被稱為“先生”的教師了——誰會把“先生”與鬍子聯絡在一起呀?
可直到1935年6月,《中共南滿特委的報告》,仍然稱王鳳閣為“國民黨鬍子頭”。
1934年12月29日,《楊司令關於軍事及幹部等問題給省委的報告》(特委代寫)中,說:“反革命的國民黨及鬍子頭對我們的仇視是更加厲害,對下層弟兄欺騙的方法和其手段更是巧妙的。如馬旅以‘軍長’名目來欺騙弟兄,不願意長時間與我們聯合活動。王鳳閣等對我們更進一步外交,並更進一步的進行武斷宣傳來欺騙抗日軍,以企圖阻止抗日軍與我們的接近。”
王鳳閣對共產黨從一開始就存在誤會、偏見,應是不無可能的。前面寫過幾筆的9路軍司令包景華,對共產黨那樣寬容,海龍縣委仍然要求在其隊伍中“號召每個士兵起來,質問長官,要馬上佈置把國民黨分子驅逐出去,把反動長官槍斃”,王鳳閣多少也應有所耳聞、瞭解。問題還在於兩支隊伍都在東邊道的地盤上活動,碟子碰碗,碗碰碟子,矛盾、衝突也就難免了。
1935年夏,1軍1師6團去輯安收大煙稅,一個連被王鳳閣的自衛軍繳械,連長、指導員和兩個排長被槍殺。之後,1師路經輯安鬧頭溝時,又被自衛軍襲擊。
官兵怒不可遏,楊靖宇給大家出個題目:對王鳳閣的隊伍應該怎麼辦?是打掉呢,還是聯合起來一道抗日?
小隊伍好辦,彼此實力差不多就難了,動起手來兩敗俱傷,聯合起來誰聽誰的?在北滿,除了日偽,沒有哪支力量能與強大的3軍抗衡。吉東的吳義成,或者放不下救國軍代總司令的架子,或者對共產黨的成見難以消除,或者二者兼而有之,直至1937年過界去蘇聯,也未與抗聯聯合。王鳳閣最終也未與1軍聯合,又與吳義成有所不同。1934年5月,被日偽稱做“東邊道的反滿抗日匪巨頭王鳳閣”,主動率衛隊來到六道江附近的黑瞎子溝與楊靖宇會見,達成協議,合作抗日。之後,雖有衝突、摩擦,但是大敵當前,東邊道地區最具實力的這兩支抗日隊伍,總體合作趨勢始終未變。
日偽當局曾這樣評述:“過去同人民革命軍水火不容,屢屢交鋒的南滿政治匪的核心匪首王鳳閣,也參加了這一抗日人民戰線運動,表明態度,願與第一軍合作,實行聯合作戰。”
自衛軍的根據地,設在臨江、通化、輯安3縣交界處的大羅圈溝、果松川、鬧頭溝一帶。這裡屬長白山脈南麓,老嶺山脈橫亙其間,地勢險峻無須多言,而且物產豐富,可謂得天獨厚。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