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部分(2 / 4)

在郊區和三個放牧人分手時,李志遠對那三個放牧人說:“這兩天來,你們對我的幫助實在是太多了,我實在是無以為報。現在到了昌吉,對我來說,這匹馬已經沒有什麼作用啦,我就將它送給你們吧。”

那三個放牧人又驚又喜,因為這兩天來,李志遠並不和他們說什麼,只有默默地幫他們做一些放牧的事,然後就是心事重重的想著心事,既不說他自己的事,也不問他們的事,所以他們根本不知道李志遠是什麼人。

考慮再三,那個較長的放牧人說:“這匹實在是太貴了,我們實在不敢收。再說,幫助別人是我們穆斯林的使命。”

李志遠想了一下說:“那麼這樣吧,這馬就由你們暫時替我保管吧,過一段時間我會派人來取的。”

那個較長的放牧人有些疑惑,他遲疑了一下問道:“可是你的記憶?”

李志遠笑道:“既然到了家,哪裡還有什麼想不起的呢?你放心吧,我全都記起啦。”

那個較長的放牧人說:“那麼好吧,你隨時可以派人到馬大鬍子牧場來取,從這裡向西越過前面那座高坡,向前三里路就到了,再不知道的話,你只要隨便找個人問一下,就可以知道牧場在哪裡啦。”

李志遠不覺向三人的下巴望去,那個較長的放牧人笑道:“我們可沒有什麼大鬍子,要看大鬍子那可得找我爺爺。”

李志遠不禁也哈哈大笑起來,然後向著鎮裡走去。

昌吉自以來就是一座重鎮,這眾所周知,但說起是觀世音菩薩的故鄉,這隻怕沒幾個人知道啦。相傳很早以前西域有個劫國(今新疆昌吉縣北),劫王叫莊嚴。他們過著遊牧生活,後來南遷到遂寧定居,建立城邦國,劫王改名妙莊。遂寧便是妙莊王建在涪江邊的城垣妙莊王先後養育了三個女兒,長女名妙書,次女名妙音,三女名妙善。她們便是後來廣為流傳的觀音三姊妹。妙善的出生十分傳奇,其母在懷孕之初就有金蓮盛開、明珠投懷之吉兆;妙善降生時又有珍禽齊鳴,鮮花盛開,異香撲鼻之喜慶;妙善的修行更是充滿傳奇色彩,傳說妙善公主從小便吃素唸佛,樂善好施,一日在靈泉山“忽見釋迦牟尼佛,遂潛心修行”,“克服重重魔障,終成觀音菩薩。”

李志遠在街道上徐徐走著,除了古老的清真寺還依稀不變外,往昔的街道已變得是那麼的陌生。

李志遠站在一個十字街口,茫然地四下張望,不知道自己應該走向何處,所有的人,所有的街道在他的面前晃動著、旋轉著,直到一個小巴朗(小孩子)跑著撞到他身上時,他才清醒過來。

李志遠隨便走向一條街道,這條街道人更多,各式各樣的人都有,李志遠分明地感覺到一種很舒服的氣氛,因為無論是戴著掩蓋的婦女,還是挎著腰刀的維吾爾漢子,還是裝著藍色土布的漢人,還是好像他這身裝束的回人,大家的臉上都和和氣氣的,以前那種不同民族見了大有劍拔弓張的氣氛根本看不到了。

在李志遠的記憶中,維吾爾人對漢族人的火氣最大,特別是見過李志遠這樣身材的人,他們總是手上玩弄著匕首,一臉嘲弄的目光緊盯著你,如果你膽敢回敬他們一眼,他們便會一下地將你簇擁在中間,用各種難聽的話,各種粗野的動作來挑釁你。李志遠以前可是沒少跟維吾爾人打過架,維吾爾人打起架來,特別強悍,除了不怕死外還特別愛群毆,這和他們愛一對一地和勇士決鬥的習俗又有著絕然的不同,讓人費解,要不是李志遠神勇,只怕第一次街頭鬥毆就掛了,因為那時他只是四個人,而對方卻有四五十號人,每個人的手上都少說有著一把明晃晃的匕首。

李志遠想起,在街道的最盡頭,那是縣政府,他在遠處望去,只見兩個持槍的解放軍戰士筆直地站在門口,頭上的紅五角星在陽光下閃閃發光。李志遠猶豫著,是不是要進去看看問問。這時,街道對面傳來了馬蹄聲,雖然那邊街道上沒幾個人,但還是有人在不住吆喝:“讓讓,讓讓!小心啦。”

只見三個人四匹馬直奔向縣政府,李志遠不禁一怔,因為那匹沒坐人的馬正是他送給放牧人的馬,而那三個人,兩個是解放軍戰士,一個就是那個年長的放牧人。三個人下了馬,急匆匆地進了縣政府。

李志遠退到街邊,那正好是一個賣烤羊肉的攤子,那個賣烤羊肉的大鬍子就熱情地說:“這位朋友!來一串烤羊肉吧,可香可新鮮啦,只要150塊一串,可便宜啦。”然後將一串烤得直冒油的羊肉串遞在了李志遠的面前。

給紅紅的炭火一照,加上香氣*人,李志遠這才感覺自己有些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