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面已經有得到訊息的傭人,急急忙忙地出來迎接,一邊接過他手裡的行李,一邊在前面引路,嘴裡唸叨:“三少爺可算回來了,老太爺都念叨好幾回了,這會兒正跟老太太在客廳呢,二少爺也在——”
外面陽光燦爛,大面積地透過落地窗照進大廳東北角的舒活區,謝老太爺和歐陽老太太就坐在春日的陽光中,謝暉陪坐著——謝暉比他大三歲,伯明翰大學商學院畢業後就回謝氏幫忙,如今已很有些根基——他的相貌傳承自他書香門第出來的母親,溫文好看,看起來像個讀書人,但其實是道道地地的商人,實惠和精明都在行事作風裡,該決斷的時候絕不猶豫,該放手的時候也不拖沓,謝氏高層對他的評價很高,身邊已經聚了一群望風而動的人——眼見謝老爺子身體大不如從前,看似波平浪靜的謝氏下面實則已漸漸暗潮洶湧——
謝暄剛回謝家沒多久,謝暉就出國唸書去了,兩個人的交集實在不多,但謝暉會做人,在謝暄面前一向做足哥哥的姿態,兩人關係也算不錯。
謝暄想得周到,給謝家每個人都帶了禮物,連下人都有,每個人臉上都是開開心心的,一時一派祥和喜慶,給謝老太爺的禮物是最後拿出來的——是一隻清初的楠木筆筒,通身素亮,勻整秀氣——
謝老太爺愛不釋手地拿在手裡,連連吩咐何叔給他去拿老花眼鏡——
謝老爺子晚年迷上玩古,身邊有個御用的鑑賞家,他自己於這方面其實不大懂——玩古是需要閒情逸致的,也需要家庭底蘊——謝老太爺年輕的時候在外面打拼,中年之後事業大成,不再僅僅滿足於做一個成功的商人——中國曆來就有根深蒂固的文化崇拜,將有儒將,商有儒商,似乎這才是最高典範。
這個楠木筆筒簡直搔到謝老太爺的癢處,謝暄坐在他旁邊給他細細說解,“我有個同學,她祖父是個老燕京,建國初期的時候移民英國,帶走一大批藏品。她祖父過世後,家裡人也沒有人懂這些,再加上時事艱難,慢慢地便分批處理了,一次應邀去她家玩,見到這個筆筒,只覺得非常漂亮。就想爺爺你說過,楠木做的文房器玩書卷氣最濃,便央同學的父親勻給我——”
謝老太爺極其高興,臉上齊齊整整的皺紋更深了,“不錯,楠木不如紫檀黃楊高華,楠木一看就是可親的,這些都是明末清初文人書齋裡的普通雅玩,就像個清甜的姑娘,你天天體貼她,她會更娟麗。”最後一句話,老人像個頑童似的湊在謝暄耳邊說。
謝暄跟著笑,“聽我那個同學說,她祖父在世的時候也是時時把玩這個筆筒的,是很有感情的。”
祖孫倆聊得愉快,一派和樂,倒一時讓其他人插不上話。
歐陽老太太看謝暄一眼,掛起親切的笑,開口打斷老爺子,“好了,不就一個筆筒,值得你高興成這樣,謝暄才剛回來呢,坐了那麼長時間的飛機,肯定累了,我讓劉嫂做了孩子們喜歡的菜,先吃飯,已經打電話叫老大他們回來了,總得讓人家做父母的看看兒子吧——”
又對謝暄說:“真不巧,謝亞他們一家帶著跳跳去了香港迪斯尼玩,沒那麼早回來呢,不然一家人就到齊了。”
跳跳是謝暄的姐姐謝亞的兒子,今年才三歲。
謝暄笑著說:“不要緊,以後有的是時間呢。”
謝老爺子將筆筒放回盒子,讓何叔拿上去,自己摘下老花眼鏡,站起來,“好了,不提這些,先吃飯。”他回顧了一圈,皺了眉“明玉呢,去哪兒了,這麼長時間怎麼也不見個人影?”
歐陽老太太剛想說話,謝暄比她早了一步,溫言道:“爺爺,我見過明玉了,在門口碰見的,他有事出去了。”
謝老太爺的臉色就有些不渝,“知道你回來了怎麼還往外跑,真是越來越不像話了,拿謝公館當酒店似的——”
謝暄開口,“大約是真的有什麼重要的事吧,都是自家兄弟,早見一點晚見一點有什麼關係,我並不在意。”
但謝老太爺的臉色並沒有好一點,“你不用替他說話,他能有什麼正經事?這幾年你在國外不知道,這小混賬做事是越來越不著四六,天天花天酒地地玩,不鬧點兒花邊新聞就不肯安生——”
謝明玉是在歐陽老太太身邊長大的,他不像話,歐陽老太太也自覺沒臉,因此閉了嘴並不說話,只有謝暉一副好兄長的模樣,“爺爺,明玉還小呢,等他玩厭了,自然就收心了,您也別太生氣。”
一直到坐上飯桌,謝老太爺的臉色才漸漸和緩起來,謝暄給他講些留學期間的幾個朋友的事和學校裡的一些事,以及自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