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機裡,五連告急,領導不得不抽調下游險情相對小一些營連人員前來支援,我們連也來了一批各連混雜的支援隊伍。
據專家分析,在大工河所有彎道中,險情最大的是我們部隊負責的一段,而五連則是彎道中最急的一處,其次就是我們連,彎道最長。
沒過多久,兩輛卡車駛來,其他部隊的官兵也前來支援,但人多仍是不能解決什麼,扔進水裡的沙土照樣被漩渦帶走,如泥牛入海不見蹤影。
岸堤越來越薄,堤下開始滲水。
五連告急!
七連告急!
狂瀉的大雨中,人們急切焦躁。如果一旦決口,不說公路、農田、線路等設施被毀,下游那些來不及通知尚在夢中的村民將被一股巨大的洪流沖走……
憤怒燒紅了眼睛,每個人都在拼命!
對講機裡,已經在等待上級領導決策是否撤退的指令了。
如果事已至此,保住這麼許多官兵的生命便成為了頭等大事。
很多幹部建議撤退,也有一些幹部主張堅持,然而在上級領導尚未下達去或留的指令前,五連全體官兵在他們小個子指導員和各排長的帶動下,全體跳進了水裡,用揹包串聯成一堵人牆,阻擋水勢的衝擊。
在考慮下游眾多的人民生命安全及巨大的國家財產損失的情況下,有了五連的引領,最後上級研究決定——不撤!
幾天來沒有睡過一個好覺的連長,大雨中的聲音力啞聲嘶,卻傳達著那一腔腔振奮人心的豪情。各排長、班長開始組織,將人們用揹包繩串聯,一頭固定在岸邊的幾個木樁上,然後跳下水,站在被水浸沒的石籠上。
七連全體官兵站在最前面,後面是其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