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2 / 4)

小說:2010我們結婚 作者:炒作

從而突出中心和規則的幾何形體。古典主義式教堂外型強調端莊,雄偉內部極盡奢侈和豪華之能事,在空間效果與裝飾上常帶有強烈的巴羅洛克特徵。

古典主義風格的發展:古典復興建築是十八世紀60年代到十九世紀流行於歐美一些國家的,採用嚴謹的古希臘、古羅馬形式的建築,又稱新古典主義建築。當時,人們受啟蒙運動的思想影響,崇尚古代希臘、羅馬文化。在建築方面,古羅馬的廣場、凱旋門和記功柱等紀念性建築成為效法的榜樣。當時的考古學取得了很多的成績,古希臘、羅馬建築藝術珍品大量出土,為這種思想的實現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法國在十八世紀末、十九世紀初是歐洲資產階級革命的中心,也是古典復興建築活動的中心。英國以復興希臘建築形式為主。美國獨立以前,建築造型多采用歐洲式樣,稱為“殖民時期風格”。獨立以後,美國資產階級在擺脫殖民統治的同時,力圖擺脫建築上的“殖民時期風格”,藉助於希臘、羅馬的古典建築來表現民主、自由、光榮和獨立,因而古典復興建築在美國盛極一時。

建築巨匠們曾經把大教堂比作一個雙臂伸向天空的跪地女子。透過想象我們看到這個女子的形象最初從地下墓窟走出(早期基督式教堂),而後在長方形教堂時期做痛苦之狀(拜佔廷式教堂),半跪於地,僅伸一臂,通體不高。羅馬風大教堂已經保障並且解決了這一姿態,那位女子依然跪在那裡。但她屏息凝神,低首匍匐,幾伏於地。隨著歌特式教堂的出現,她挺直了上身,伸直的雙臂顯示出無限的虔誠,同時也顯示出祈禱的無上權威。

她不再是衣著寒磣的卑女,而是天上偉大的夫人——聖母瑪利亞!

這,就是中古歐洲教堂的發展歷程,其中經歷著鬥爭和鮮血。如果說宗教是一部史書,那教堂無疑是一部三維的建築史,至少那個時代是。當一切的文字化灰隨風飄散,當一切的聲音杳杳湮沒在歷史的長河中,建築或者說教堂在為我們講述那個滄海桑田的時代。

教授,我的發言完了。謝謝!一帆向遠在講臺上的萊恩教授行了一個致謝禮,坐下了。

教授和所有學生都聽得入了神,彷彿並沒有聽見一帆的最後那句話。大家都沉浸在一帆帶來的歷史故事中。

啪—啪—啪—

教室裡突然響起了拍手聲。

又是Peter!一帆聽見了是Peter的拍手聲。

緊接著,教室裡響起了雷鳴般的鼓掌聲,長久不息。

許多同學都投來了欽佩的目光。

站在講臺上的萊恩教授,一帆心目中的偶像,此時也傳來了讚許的神色。

然而,所有的這一切,都未能使一帆有某種莊嚴的成就感。因為,他只是瞭解了這些歷史,並沒有創造什麼啊。他深切地知道,自己的奮鬥之路還很長,很長。

帆,你是我的偶像,我崇拜你!Peter又傳過來他的筆記本。

謝謝!其實,我只是比你先知道這些歷史故事而已,你現在也知道了啊!我和你一樣熱愛建築——下課後,能和你聊聊麼?一帆一直很想向Peter解釋什麼,終於寫下了。

OK!Peter很快地回應了一帆。

兩人繼續認真地聽課了。

四十五

一天的課終於結束了。

同學們都有些筋疲力盡的樣子,卻又精神飽滿地收拾好書本,陸陸續續地跟教授說著“再見”,離開了教室。

一帆和Peter收拾好揹包,正準備離開教室,卻被萊恩教授的助教請了過去。

萊恩教授的專用辦公室位於教師辦公大樓的一樓最東邊。

一帆和Peter好奇地跟隨在萊恩教授的助教後面,向教師辦公大樓走去。

一樓最東邊的安靜房間,到了。

助教輕輕地敲了敲那扇虛掩著的房門。

教授,他們來了。

快請他們進來,快請他們進來——萊恩教授一邊說著,一邊正在接一個電話。

助教請一帆和Peter坐在離萊恩教授辦公桌不遠處的長沙發上,給他們每人分別拿了一瓶礦泉水,是一帆一直信任的品牌——Nestle。

做完這些後,助教跟教授說了什麼,並向一帆和Peter揮了揮手,就悄悄出去了。

房門被輕輕地關上了。

教授還在打著電話,一帆和Peter正好有時間好好參觀參觀教授的辦公室了。能夠有幸參觀到知名教授的辦公室,是許多學子津津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