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中還有一封信,用的是普通娟紙,並非上用諭旨。
他說,並無他意,只是一份心意,恭喜放下心結,希望幸福和美。
我知他與所有人一樣,誤會了這場婚事的用心,不過這樣也很好。
我想了一想,讓京使稍後,回書房去了紙張筆墨,思忖一刻下筆回信。
信中先是問安,但未用尊號,只當是普通的友人相詢。寫完這些我躊躇良久,不知還能再說什麼。或許根本便不應提筆?
但這禮物來得突然,且如此迅速,我在瀘城的近況怕也總有人報到京中。
說什麼也嫌多餘,我只重複了先前的話,希望他一切安好。
回信在三天後送到,還是那個京使。
開啟只有一句話。
如卿所願,放心。
翌年(珃欽八年)春天,京中傳來喜訊。國後誕下龍子。又隔了數月,聽聞宮中又添了公主。
竟又收到京中來信,他筆鋒清秀,文字灑脫,問我:怎還不再為蘇家添丁?
我看著信微笑,這次回信十分快捷。告訴他,我已有一子,敏敏也生了一子一女,蘇家人丁興旺。
他的回信在半月後送達,說起秋天轉眼將至,長樂山的楓林仍舊美得炫目。他將山後的行宮重新修葺,讓后妃帶著子女小住賞楓。
我回信中談起瀘城的秋景,說這裡雖然沒有漫山紅葉,卻有鏡湖無波,秋高氣爽時登高俯視,天光雲影,倒影水中,也是人間美景。
此後,往來書信斷斷續續,大致一個月總有一封。不過說些閒話,並無深文大意。
那特使往來都單人匹馬,自宮中到瀘城,不經過任何官驛。沒有人知道,這來鴻去燕中有國主的親筆,我知這般行事並不妥當,但不知不覺中便也習慣成了自然。
只當是遠方惦念的一箇舊友。
忽略身份與過往,心坦然無波,我想這樣也很好。
300 亓珃 – 枯萎
又一次收到蘇允的回信,我看著,摺好,放入盒中。這盒子收納了所有他的親筆,放在我的床頭。
頭頂豔陽如火,楓樹如焚。又是一年秋景至,北雁南飛時。
回想收到他成親消失時的震驚,如今心如止水的坦然真正讓人安心。
那晚我來到丹宮的蘇園,在風中站了一夜。
玉臣陪我淋雨,未曾上前來說一句勸慰之詞。
第二日照常臨朝,下午處理國事,夜晚批閱奏摺。
人總會生病,但一國之君總有自己的職責。有人告訴我這個道理,我說過要如他所願。
我服了藥,高燒漸退,玉臣熬了幾夜,終於不支病倒。
我讓洛焰在宮外接了宅院,讓玉臣搬去養病,由洛焰自己照顧。
玉臣從不違逆我的話,這一次也不例外。我將送給蘇允的信給他看了,道:“沒想到他真的放得下,能這樣重新開始,真的讓人為他高興。”
玉臣呆呆看著我,驀的流下淚來。
我伸手幫他拭淚,微笑道:“你也該覺得高興,這樣我便真的放下,此後也無牽掛。”
他的擔心傷悲溢於言表,我沒再說什麼,讓他養好身體再來伺候。
日子逝若流水,轉眼又是一年秋天(珃欽九年)。我的一雙子女已會呀呀請安,母親甚喜王后平和安靜,我又納了幾個妃子,是年又有喜訊,來年宮中更要熱鬧。後宮和諧安穩,母后不再操心,身體康健,我十分欣慰。
近來食慾不佳,馮乙把脈並無說出什麼病因。不過用些開胃的湯劑,我自覺也並無不妥。
自蘇允走後,舊疾不曾發作過。雖然衣帶漸寬,但平日也並無病痛,只是總會覺得疲累,多作休息也便無礙了。
母后漸漸放心我的身體,王后每日必會熬些滋補的湯水端到跟前。我喝了湯,與她閒話一陣。也聽見宮裡宮外總有人傳言,說如何羨慕國後。我是冷淡慣了的性子,偏對她有些暖意,放在手心裡捧著,不曾讓她受一絲冷落。
朝野內外,不乏有說我性情改變的人。
近來確實不似以往嚴苛冷酷,即便聽到不中意的也往往寬容過去了。
便有好事者歌功頌德者,說什麼世有明主,國有仁君。
我也曾聽過關於關於國主轉變的揣測。
他們把蘇允說得比白公還要傳奇,不但依然住在丹宮,而且還從一而終,終身伴駕不娶。
我想至少有一點他們是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