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還是這樣跟寧懷宣鬧著彆扭,在皇帝面前受了氣就回來找寧懷宣發洩,卻是不打不鬧,自己躲進書房裡抄書,讓寧懷宣那一副瘦弱的骨架子在外頭站著不許走。
兩年裡風雪不改,只要易慎進了書房拿起筆,寧懷宣就會站在外頭,當真跟雕塑似的,好幾回身子受不住就這麼倒下了,告幾天假,等病好了繼續跟在易慎身邊侍讀。
小福也不清楚堂堂丞相家的三公子為何就跟認了死理一樣任由易慎這麼折騰。
那次寧懷宣對他說:“小福公公不覺得太子殿下這樣比過去安生多了嗎?”
那次秋雨忽來,綿綿地灑滿了天地之間,帶著涼意落在皇城裡,飄在寧懷宣肩頭。雨絲逐漸濡溼了他的眉發,也不過才七歲的孩子,眉目裡卻有些大人才有的成熟,笑容謙和甚至在回頭看著那扇關著的門時露出好些欣慰來。
也就是那時候起,小福覺得寧懷宣是真的對易慎花了心思的。那一句問話迴繞在耳邊,他將過去易慎的種種回憶了一遍,鬧失蹤、摔桌子打人、爬樹翻牆,易慎什麼混賬事沒做過,就是遇見了寧懷宣之後,只要惹了皇上生氣了,那個以往神氣活現的小主子就跑回書房裡抄書,再不鬧騰得雞飛狗跳,雖然抄的總是那本《與君書》。
昭王爺曾與易慎說過,當初那五遍《與君書》是寧懷宣幫了他的,否則哪裡這麼簡單就讓皇帝發落了他的。
事後易慎回想起來,確實是這個理,但分明當時寧懷宣自己也沒站穩,被他那麼一推就掉下了荷花池怪得了誰?況且周圍還有欄杆,他就不懂得抓著扶一把的嗎?顯然寧懷宣就是故意要出難題給自己,樂得看堂堂儲君總被罰抄書,抄得整本《與君書》都能倒背如流。
越是這樣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