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是個河邊公園,裡面雕了好多嬉戲玩耍的古代孩子的雕像。因為“青梅竹馬長干巷”嘛。
當時我莫名其妙的好感動呀,我想一千年前小鶴就是在這裡長大的呢。
然後去年的時候,有一段時間我很傷心很傷心,真的是那種快死了的傷心。然後一個恍惚小鶴就走到我跟前了,我還記得他拍著我的腦袋對我說別哭別哭。我知道我是在做白日夢,但是他說的話都帶著熱氣,拍我腦袋也帶著微弱的力度。
於是我知道他活了。於是就有了現在的故事。
噗,真是好文藝腔的一個過程呀。
陸沉是我落筆的一瞬間才出現的一個人物。我從來沒想過這麼個人物,但是他是我寫起來最舒服也是最喜歡的一個人物。我也不知道為什麼。
最後很感謝我陰差陽錯的來了南京,不然就沒有長干巷了,也沒這個故事了。原本打算在北京過一輩子的,當初的行李都還扔在北京,我以為我還會回去。
但是最後來了南京,現在打算找個江南的二線城市過一輩子。北京的行李就這麼扔了吧……哈哈,這點和陸沉一樣呢。
後來呀,和我約好了一起考北京的學校、一起去故宮的好朋友來南京找我。她倒是留在北京了。
中山陵夫子廟什麼的我都沒帶她去參觀,我就帶她去了長干巷。
長干巷很長很長,不愧是叫長幹。我覺得自己走了至少有兩個小時,也可能是我走的太慢了。
我一邊走一邊給她講小鶴的故事。我隨便指了個地方就對她說,“嗯,沒錯!小鶴家原來就住這裡。”然後走著走著發現原來路還有這麼長,後面的柳樹居然也這麼好看,我說,“不對不對,是住在這裡的。”又說,“不對不對,是住在那裡的。”
最後選在了長干巷的盡頭那個圍欄杆的地方,“因為賀箏的性格很孤僻,肯定住得也很孤僻。”
哈哈哈,我就是個神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