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1 / 4)

小說:平生相見即眉開 作者:青詞

小鶴氣哼哼地跑出去玩兒了,他覺得自己這個爆慄吃的非常不公平。因為大鶴才是負責讀書的,而他,是負責雕木頭的。大鶴每天都拿著四書五經去難為他。而他,一次也沒逼著大鶴去雕一隻小鳥!

但是,就在這一天,他一直望著那個繡球發呆。

就覺得自己彷彿弄懂了這世間的一切因果。

張大叔答應借他這個繡球帶回家研究幾天。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當平安近距離觀察這個繡球時他就驚呆了。

這哪是一朵繡球,這分明就是一個世界。

微如沙礫的房子、細如髮絲的寶塔、一粒芝麻便是百畝良田、一顆琥珀便是一汪大明湖、而往來的人們,比牛毫髮梢還要細小,音容笑貌,卻依稀可辨。

這世界上該有的一切,繡球上也都有。每個房子、每個人物的末端都有一根蛛絲纏繞,使他們的根最後可以交織在一起。

不細看還以為是鏤空雕刻,仔細看才發現在表面上那層人物山水的下面,還有一層故事,然後故事的下面,依舊是故事。無窮無盡、如輪迴般往復。

於是平安開始看這繡球上的故事。

銀線拉絲而成的垂柳靜靜映在琥珀做成的湖畔。岸邊教坊林立,兒女如織。才子和佳人對唱,書生與歌姬折柳。風聲過,喧囂彷彿湧入耳中。

湖的對面是來此買賣的商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再向遠處,是八百里大好山川,山川上零散兩三寺廟。

過了山,又是一座城。少了幾分妖嬈、多了幾分大氣。硃紅欄杆、翠綠琉璃。鄰家隨意栽著幾株牡丹,一抹絳色、笑靨群芳,想來不是長安便是洛陽。

城的東邊是一處渡口,倘若乘舟,便是煙花三月下了揚州。

城西十里長亭,天高雲淡,又是離別折柳。

兩個人抱拳別離,一哭一笑。笑的道,天下誰人不識君?

再往遠處,是黃沙戈壁,偶有駱駝與商人。

戈壁的盡頭是一片綠洲,有牧民在這裡放牛放羊。一世無憂無慮,不知繁華為何物。

綠洲過去景色忽變,萬里江山,銀裝素裹,想來是到了寒冷的極北之地。

高高的城牆守衛著邊疆。關山月、孤煙直。

站在城樓的將軍身披銀甲,手中捧著一抹翠色。細細看,也是一支折柳。

春風竟渡了玉門關。

玉門關往外,又是一繁華之地。

……

時間緩緩度過,平安看著那繡球上的世界看得痴了。原來那細如牛毫的每一個人也都有他的故事,每個故事也都有他的因、他的果。

順著那細密交織的蛛絲,平安找到了一切故事的因。

用頭髮絲兒輕輕挑起將軍手中的那一截折柳。

咔嚓——

沉寂百年的聲音響起。

整個繡球上的所有景物開始毫無規律的遊走、轉動。

原先東邊的的八百里山川遊走到了西邊;寸草不生的塞北卻迎來一片汪洋;方才還在秦淮纏綿悱惻的戀人此刻卻各奔東西互不相識;原本一個在戈壁放牧、一個在京城作詩,互不相干的二人,此刻卻在江南相遇,成了生死相托的好友。

平安看著那景色不停地變化,滄海桑田、人情冷暖。

變化愈來愈緩,最終化為靜寂。

物是人非,又是一個新的年代。

……

這個年代的因是二十四橋中的其中一橋。

抽出那座橋。

又是一輪時間的前進。

就這麼,每找出一個年代的因,便帶來了下一個年代作為果。

那麼最後的果,又是什麼呢?

平安想著,就繼續尋找著每一個年代的線索。

日出又日落、日出復日落、日出再日落……

也不知過去了多少天,平安抽出了折柳、抽出了斷橋、抽出了鴛鴦、抽出了絕代佳人、抽出了萬里江山……

每抽出一物,便會轉動一次,每轉動一次,便是過了一世,每過了一世,這繡球世界上便又少了一物。

最終,亭臺樓閣、才子佳人散落一地。繡球也不復存在。剩下的,是一個小小的木盒子,盒子上的蛛絲牽引著每一個物什。

在最後一個年代裡,只剩得一人。

只見他一襲的白衣,負手而立。

前不見古人,

後不見來者,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