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十年青蓮被囚禁在邀月高塔之內,後十年裡青蓮出塔機會慢慢多了起來,從最初每年八月十五,到後來每月十五月圓之期,青蓮都可以到祭臺祈福。這樣青蓮見母親和父親,還有瑜哥哥機會就多了。
父親童屹是在青蓮回月後第五年來,當童屹盡己所能為嘉瑞做足切,便孤身來到月,為了心中深念素月。可惜童屹來月五年之後青蓮才見到,雖然過了很久,但是青蓮看到父母相伴相守在起,雖然明知道童屹並不是自己生父,而母親直以來愛著也並非父親,青蓮仍舊感到很高興,如今家人,齊全相守在處。
若說有遺憾便是童景瑜了,童屹沒有回月時候童景瑜還能為著心中愛戀執著守候著青蓮。但是當童屹來到月之後對於兒子自然不會放任不管,幾經波折童景瑜和顏銘女兒定了親。只可惜還沒有來得及成親,場急症害了那位姑娘性命,自從童景瑜立誓此生在不言婚娶,童屹也無法再相逼。
光陰似水,歲月易老,靜心休養青蓮似乎並沒有沾染上歲月痕跡,只是由於久見不到日光,青蓮頭青絲猶如霜雪,彷彿是見證等待痕跡。待得十五年之後嘉瑞微服南巡次數明顯增多,嘉瑞將事交給太子,自己便騰出時間來守候十五月圓之夜樂聲。
嘉瑞此生育有子女,嘉瑞為帝三十七載,建立不世之功勳同時亦傾心傳授其子帝王為之術,青出於藍,未至弱冠太子就能獨當面。嘉瑞朝太子不是孝純皇后所出,而是當年溯州秋狩,嘉瑞帶去隨侍其中位美人孩子,而孝純皇后所生是位公主。只可惜當年孝純皇后十月懷胎不穩,身體羸弱經不起臨盆之苦,誕下公主之後便撒手人寰,而小公主先天不足,生多災多病。自此後位懸空,世人皆稱嘉瑞皇帝為鍾情之人,心念著心中至珍愛人。
二十年足夠位英主開創代太平盛世,嘉瑞十六年日蝕之災如今在胤再也看不出任何痕跡,人民過上了富足生活。與北疆互市幫助了個民族繁榮,而在強盛力震懾之下,胤邊疆在沒起戰事。二十年裡,月對岸富民強,而在胤援助下,月也漸漸抹去了二十年風雨災害痕跡。
月懷英帝顏臻早逝,加之女兒亡故,心傷左相顏銘也趁勢退出月朝堂。新帝顏灝對胤成見不似之前,守著月古老使命,在嘉瑞三十六年,再次從落月灣畔青山上放下鐵索橋迎接胤嘉瑞皇帝,登頂封禪。那年是青蓮回月第十九個年頭,離青蓮卸任祭司之職還差年餘。
這次是嘉瑞送青蓮回之後第二次踏上月土地,雖然相愛二人離得很近,但是嘉瑞卻沒有多作逗留。新月之夜,嘉瑞駐足於邀月塔下,夜靜如水,嘉瑞取出腰間繫壎,輕輕吹奏。不多時便從塔頂飄下縷笛聲,樂聲纏繞,相通心意比天幕上孤懸參星更明亮。第二日嘉瑞便啟程趕回胤去了,因為嘉瑞知道時間已經所剩不多,很多事情要開始著手準備起來了。
年三百六十日,最後時光過得飛快,晃眼青蓮已經年近四十,被禁在邀月塔頂已經二十個年頭,除了頭銀絲歲月幾乎沒有在青蓮身上留下任何痕跡。按照月律法。祭司四十歲卸任,若是在此期間月風調雨順,祭司便會被封為純月神子,身份尊貴如同君主。
純月神子尊崇,前提是祭司能活到四十歲,從此純月神子便可隨心行事,娶妻生子,再無限制,全身享受屬於自己生活。只是月曆史上純月神子寥寥無幾,因為很少有人能捱過風雨之怒,得到月神真正眷顧,到最後往往都是以身飼神結局,這也是月祭司宿命。
嘉瑞日日計算著相聚餘日,早早來到月等候,因為嘉瑞已是得到月封禪帝君,所以這片佛蓮淨土不再為嘉瑞設禁。嘉瑞此時已經將王位禪位給太子,乘龍舟繞過落月灣險灘,到月東面登岸,由童景瑜引著,在無藏寺住下,靜靜地等候著青蓮。
其實認真算起來,青蓮回到月已經整二十年了,童景瑜告訴嘉瑞,今夜元月十五,青蓮已經在月下受禮,被封為月第七任純月神子,接受群臣和百姓參拜。按理來說,青蓮已經可以出塔,只是由於身載額冕寶重,除去不下,不得已留在塔上,無法自由。
嘉瑞沉默不語,當夜徘徊於邀月塔下,以樂傳情,聲聲思念,青蓮用屬於嘉瑞音色相和。青蓮在禁錮高塔內,望著被鎖窗格外斑駁夜色,笑著留下兩行淚水,終於等到了自己嘉瑞,來接他回去。然而未至十五,青蓮無法出塔,數著最後剩下日子,青蓮將這二十年來整理古樂札記整理妥當,為最後離去做準備。
六月十五,是青蓮生辰,也是月圓之夜青蓮可以出塔拜月祭司時候。如今青蓮尊為純月神子,為月百姓擁戴。等到出塔那日,無藏寺來了很多祈福月百姓,匍匐在邀月塔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