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心思一動,停下腳步說:這邊有個禮品店,我們進去看看吧。
弟弟哦了一聲,被哥哥拉進去了。
從禮品店裡出來的時候,弟弟的臉色已經多雲轉晴了,他手裡捧著哥哥剛買給他的八音盒,不知放的什麼曲子,但是很好聽。
上了一趟街,哥哥只帶了十塊錢,一塊錢給小芸買生日禮物,八塊錢給弟弟買了八音盒,剩下一塊錢,回去的路上買了兩根棒冰,兄弟兩一路啃回去。
哥哥和小芸上街的事村上的大人是知道的,也會偶爾拿他們打趣。
小芸騎著腳踏車經過村口的馬路,村上大人就會朝哥哥說:你的小女朋友過去了。
哥哥臉上微微發燙地反駁:她只是我同學,別亂說。
大人也不為難他,本來就是開玩笑的而已。
哥哥小學畢業了,以全鎮第一名的好成績進入了重點中學,這就開始寄宿了,每個月才有一次月假。
中學離家有二十里,要坐公交車。初一的時候,哥哥學習比較輕鬆,每個星期天都會回家吃飯洗澡,到初一第二學期開始,回家的次數就越來越少了。
這個時候,弟弟也開始感覺到學習的壓力了,高年級和低年級畢竟是不一樣的。繁忙的學習生活,倒是沖淡了對哥哥的思念。
每個週末,哥哥回家的時候,弟弟最開心了。因為可以大吃一頓,而且可以和哥哥一起洗澡。可惜,哥哥上午回來,下午就得回去,學校裡要上晚自習。
分別的時候是最痛苦的,弟弟總是拉著哥哥一起看電視,直到離開的時間來臨。
看著哥哥登上汽車,隔著窗子揮手告別,弟弟鼻子一酸,耳邊響起了《情深深雨濛濛》裡的那首《離別的車站》,不知不覺就哼了出來,越哼越心酸,恨不得衝進汽車裡去把哥哥揪出來。
但是,哥哥要學習,弟弟不能這麼做。
弟弟只能把心酸藏進肚子裡,努力學習,努力追趕哥哥的腳步。
第三章
初二的某個晚上,家裡的電話響了。那部電話還是為了方便哥哥和家裡聯絡裝的,那時候村裡還沒有多少人家有電話,裝一部得一千多塊錢。
打電話的是哥哥的班主任,說是哥哥住院了,讓家裡來個人看看。
一家人火急火燎地包了一輛麵包車就往醫院趕,到了醫院才知道,原來哥哥是因為吃了一個冷饅頭導致胃出血,經過急救已經沒大礙了。
病床上的哥哥臉色蒼白,但睡得還算安穩。在外生活不到兩年,原本就清瘦的哥哥更加瘦弱了,不過,身量倒是竄上去很多,比弟弟高出大半個頭了。
情況穩定後,哥哥就出院了。
爸爸不放心哥哥,於是讓後媽到學校正門對面租了個小房子,專門給哥哥做飯吃。因為醫生說了,哥哥的胃不好,不能吃油膩的東西,不能吃辛辣刺激的東西,不能吃冷的東西,否則下次還有可能胃出血。
哥哥正是長身體的年齡,有後媽頓頓飯照顧著,身高更是蹭蹭蹭地往上竄,身體也結實了許多,中考准考證上,哥哥的臉都有些偏圓,不過看起來更加帥氣了。
哥哥順利考上了省重點高中,統招進去的,不需要額外花錢。不多花父母的錢就等於幫家裡賺錢,更何況,他們家兩個孩子,負擔也不小。
弟弟也升初中了,一分之差沒能考上哥哥上過的初中,只能在本鎮的初中待著。不過,弟弟沒有氣餒,卯足了勁準備三年後考哥哥所在的高中。
哥哥回家的次數更加少了,高中的課業比起初中又提升了一個檔次,不過,哥哥會記得每個星期給家裡打一次電話,一個個說過來每次都要差不多一個小時,其中最多的時間就是和弟弟胡侃。
其他同學一般和朋友才會煲電話粥,唯獨哥哥,總是和家裡有說不完的話。
哥哥的同桌是個愛唱歌愛說笑的男生宇,和哥哥的文靜形成鮮明的對比。
宇喜歡摟著哥哥的肩膀走路,課間的時候也喜歡摟著哥哥的肩膀說話,於是班級裡慢慢地開始流傳他們兩個的故事。
據說宇曾經在道上混過,現在已經退出了,大概是家裡逼他好好唸書之類。但宇骨子裡的黑道習性未改,特有大哥風範,所以班裡人送外號大哥。
和大哥相對的,不知何時起,大夥開始喊哥哥大嫂。
哥哥也沒在意,不過是同學之間的玩笑而已。
後來,有個女孩子喜歡上了哥哥,總找著理由和哥哥搭訕,女孩子很健談,一個人也能說得很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