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笑。
此二位方思慎都認得,正是大名鼎鼎的國學大師白貽燕白老先生,以及新近出任文化署特聘參事的著名學者範有常。上次見到這兩位,還是四年前正月裡隨父親登門拜訪,估計多半認不出自己了。只是與長輩當面遇上,視而不見似乎太不合禮數。心裡這麼想著,便往後退退,站在衛德禮洪鑫垚兩堵肉牆後邊,刻意不去觀望。洪大少則恰恰相反,存心往前擠,只盼著多打幾個照面,好藉機跟人搭訕。
劉副司長與白老先生是老相識,崔董事長卻是初見,自我介紹畢,抓緊寒暄。
“……崔某雖說只是一個商人,對國學素來心嚮往之。在經濟發展的大潮中,以國學為依託,營造一個品味風雅,沉潛心靈之聖地,是我平生宏願。因此與範先生不謀而合,得到寶貴機會,贊助‘瓊林書院’和這個文化節,也算為復興我大夏博大精深之傳統文化略盡綿力。”崔董口才便給,氣度從容,很有些儒商味道,“屢屢託範先生向您致意,卻始終無緣拜會,今天您老大駕光臨,我們這些俗人,都能有幸沾沾仙氣,哈哈……”
劉副司長跟著捧場:“上午的開幕式雖然有範先生主持,缺了您老坐鎮,失色不少,憾甚!憾甚!”
白老先生柺杖輕點地面,一手指著臺上:“老朽專為這些娃娃而來,為國學傳承而來。那些花裡胡哨的把戲,你們年輕人折騰就好,別折騰我老頭子了!”
方思慎身邊站著位同行來的國一高老師,一邊仰頭張望,一邊低聲點評:“嘿,不過又是場打著國學幌子的商業秀罷了。”
範有常親自把白貽燕送至高臺側面階梯上,梁若谷攙著老人走到臺前。工作人員擺好話筒,又設了琴案鼓架,上來兩名樂師。最後抬上來一把太師椅,卻被老頭子揮手斥退。
許多人不知道這是要幹嘛,貴賓席有人舉起宣傳冊,驕傲傳達:“瓊林弟子吟誦經典,白大師親自領誦,隨後還有點雄黃酒、浴蘭湯等端午民俗表演。”
白貽燕單手拄拐,站得筆直,神情茫遠而蒼涼,頷下銀鬚隨風擺動,當真一派仙風道骨。
沉鬱蒼老的嗓音緩慢頓挫:“端午又稱端陽,作為一個傳統節日來過,已有三千餘年曆史。最初不過民間驅邪避毒的日子,因為一個人的死,讓這個節日變得偉大起來……”
介紹完三閭大夫的故事,白老先生曼聲吟誦:“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讒諂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憂愁幽思而作《離騷》。離騷者,猶罹憂也。”
稚嫩的童音齊刷刷響起:“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攝提貞於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覽揆餘初度兮,肇錫餘以嘉名:名餘曰正則兮,字餘曰靈均……”
說實話,朗誦內容古奧難懂,圍觀群眾真正聽明白的其實少得可憐。然而瓊林書院這場表演卻編排得相當出色:脆嫩的童聲、清朗的少年嗓音與深沉渾厚的蒼老聲音形成天然層次,融匯了詩歌本身固有的韻律節奏,再加上配合得當的琴音鼓響,時而婉轉低迴,時而高昂雄壯,一眾門外漢都聽得不覺枯燥。至於衛德禮這樣的,簡直如痴如醉,熱淚盈眶。
如此這般,以疊翠重巒、清波碧水為背景,一曲花樣《離騷》於天地間嫋嫋迴盪……
第〇三一章
經典吟誦結束,白大師與瓊林弟子現場表演古楚國端午風俗:點雄黃酒。
太師椅重新搬上來,白大師當中坐下。梁若谷與另外一名少年分立左右,一個端盤,一個捧筆。盤子上放了一隻白瓷碟,崔董事長親自捧著調製好的雄黃酒上臺,鄭重其事注入碟中。禮儀小姐在旁邊解說:“御府瓊林集團為本次端午文化節特製18度黃金瓊林液,依照千年古方調配,加入精研雄黃成分,‘能殺百穢、闢百邪、制蠱毒,入山林而虎狼伏,入川水而百毒避’……”
洪鑫垚咋舌:“不是吧?這麼神!”
衛德禮問:“真的嗎?”
方思慎笑笑:“防防蚊蟲叮咬應該沒問題。北方乾燥,不像南方,常有瘴毒溼氣、蟲豸邪穢,就是個儀式而已。”
洪大少點頭:原來就是忽悠。
圍觀群眾中有人喊:“多少錢一瓶?”
“對不起,”那禮儀小姐笑得甜美可愛,“這是本公司特別製作的佳節紀念限量品,僅作為禮品饋贈本次文化節特邀嘉賓,不對外銷售。”
“擦!吊胃口呢!”群眾不滿意了。
“但是,現場觀眾可以參與我們的文化體驗活動。凡是10歲以下的兒童,都可以到右邊工作人員處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