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和不少的作家,卻往往不理解藝術的這個根本的特點。他們離開藝術形象的真實性去追求抽象的政治性,不去要求作品創造有典型性的、有生命、有性格的人物,而只要求作品中的人物作某種思想的簡單的傳聲筒;其結果,人物不是在一定環境中自然地、合乎規律地行動著、發展著的活生生的人,而是聽憑作者任意擺佈的傀儡;思想不是滲透在作品的藝術組織當中,而只是一些硬加到作品中去的抽象的議論。作品中需要有人物好像只是為了請他們來解說各種具體的政策,而並不是具有高尚品質、思想、情感的人物的真實形象來感染和打動讀者。”(《周揚文集》第2卷第242…243頁)
會議期間,發生了一件非常不幸的事情,著名畫家、中央美術學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徐悲鴻因勞累過度,突發腦溢血逝世了。周揚在他病勢垂危,彌留之際,趕到醫院,親眼看著他去世,並守候他的遺體入殮。在中央美院舉行的徐悲鴻紀念會上,周揚說:徐悲鴻是中國人民的傑出畫家,卓越的藝術教育家。他繼承了中國民族繪畫的現實主義傳統,並吸取了西洋古典繪畫中的現實主義創作方法和技巧,在他的藝術創造中,表現了高度技巧和濃厚的民族特色的結合。他的作品表現了熱愛祖國,同情人民的傾向,他在藝術創造上的勤練篤學的精神,足為大家的楷模。幾十年之後,他在徐悲鴻紀念館落成開幕式上依舊沉痛地說:“一代傑出的畫家和藝術教育家徐先生就這樣過早地離開了我們,對我國的美術事業是多麼大的損失啊!事隔將近30年了,至今想起來,我還感到悲痛和惋惜。”(《周揚文集》第5卷第486頁)
在這次文代會前後幾年中,周揚反覆強調,文學藝術必須以人為中心,寫出生動的、有生命的、有個性的形象。在他看來,概念化、公式化的作家最大問題就是“不注意寫人物,對於他們,人物僅僅是為了解說某項具體政策的需要而存在的,這樣,藝術就變成了簡單的化妝表演;作品就變成了政策的簡單的圖解或者是甚至政治概念的遊戲了。”(同上,第151頁)1955年2月20日,他在電影創作會議上的報告中進一步闡述了他在30年代就已提出過的藝術的特點是形象思想的觀點。他說:“藝術的規律是什麼,藝術認識現實的手段是什麼?——科學和藝術都是反映現實的,藝術反映現實的特點是透過形象,透過藝術的特殊規律——形象思維。不是藝術沒思想,任何藝術都是有思想的,和科學、政治不同的地方是藝術透過形象表達思想,藝術的特點是形象思維。”他認為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有區別也有聯絡,藝術沒有邏輯思維、沒有概念就不能活下去,因為邏輯思維反映了客觀規律,因此邏輯思維是形象思維的基礎,但邏輯思維又不能代替形象思維,否則,那可以說是一篇革命的文章,是宣傳品,但不能說是藝術作品。“藝術作品的價值,藝術作品的思想價值,不在於表現政治運動、生產過�程。……�應該運動是背景,中心是人,這人不是你的工具,不是傀儡,不是作者是可以支配的,人,是有獨立性的,有自己的思想、情感,按照客觀的規律行動,要創造這樣的人。現在的人沒有獨立性,去掉也可以,加一句話,少一句話都可以。這點很值得我們注意的。”(《周揚文集》2卷第336、337、341頁) 。 想看書來
17在曲折中前進(6)
關於藝術的根本特點是形象,沒有形象便沒有藝術,這一點,周揚在十幾年以前就已經講過了。關於藝術的特殊規律是形象思維,強調形象只能從生活中來,中心的問題是寫人,強調要求創造有典型性的、有生命、有性格的活生生的人,強調“藝術作品中要有生活的真實,要有道德的力量,美的力量,這三者結合在一起”
(同上,第339頁),而不是某種抽象的政治議論的傳聲筒,則是他針對當時創作中普遍存在的現實問題達到的新認識。他對藝術特點、藝術規律的認識,對概念化、公式化的批評,可謂相當深刻和痛切的了。
在這次文代會上,在這前後一段時間內,周揚對他過去曾經講過的生活第一的觀點,作了進一步的發展和闡述,認為只有人民的生活才是藝術作品的真實的基礎、現實主義創作方法的根本的原則。1951年11月24日,周揚在北京文藝界整風學習動員大會上的講演中說:“誰也知道,要創造真正有生命的藝術作品,作者必須廣泛地深刻地觀察生活,只有人民的生活,才是藝術作品的真實基礎。這是現實主義創作方法的根本原則。”(《周揚文集》第2卷第136頁)他在《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