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頁) 會上,此時北京滿城爭說的崑曲《十五貫》也成了大家議論的一個話題。這是浙江省蘇崑劇團來京演出的一個劇目。周恩來此前曾稱讚“浙江做了一件好事,救活了一個劇種”。“《十五貫》不僅使古典的崑曲藝術放出新的光彩,而且說明了歷史劇同樣可以很好地起現實的教育作用,使人們更加重視民族藝術的優良傳統,為進一步貫徹執行‘百花齊放、推陳出新’的方針,樹立了良好的榜樣。”《人民日報》為此發表了社論《從“一個戲救活了一個劇種”
談起》。這次政治局會議上,在陸定一發言的過程中,周恩來插話問陸定一:“最近看《十五貫》沒有?”陸定一說:“我看過,很好。
在上海是命令各機關去看,在這裡據說是第一次上演時只賣5張票,羅瑞卿同志看了提倡起來了。”毛澤東也插話說:“《十五貫》應該到處演,戲裡邊的那些形象我們這裡也是很多的,那些人現在還活著,比如過於執,在中國可以找出幾百個來。”(同上,第417-418頁)會議氣氛活躍、輕鬆而又生動。對於崑曲《十五貫》,周揚也認為是戲曲改革的一個成功的範例,“它真實地反映了歷史而又具有現實的教育意義,同時在演出上保持了原有的高度的技巧。”
它的成功,一是由於貫徹了“百花齊放,推陳出新”的方針,克服了對戲曲方面的粗暴干涉;二是因為戲曲在人民生活中“根扎得很深,它在人民生活中早就有了很大的影響。所以對作家,應該解決他們對生活和對傳統的關係問題。”(《周揚文集》第2卷第479、407頁) 28日,政治局擴大會議繼續討論。陳伯達在發言中也講到文化、科學問題。他說:昨天定一同志說得很多。毛主席給文學藝術界提出的“百花齊放”這個口號,現在看起來起了很大的作用。現在我們到國外去,當然還很可憐的,搞來搞去還是什麼三岔口啊,荷花舞、採茶舞啊,鬧天宮等等。可是這點本錢,還是提出“百花齊放”才搞出來的,要是沒有“百花齊放”的號召,還沒有這些東西呢!後來中央組織了歷史研究委員會、文字改革委員會,要我參加委員會的工作。當時請問過主席關於學術界的路線和方針問題,主席提了一個“百家爭鳴”,我在歷史研究會傳達了這個口號。這是一個方針,即是說,在我們中國容許很多的學派,大家爭論,不要統於一尊。我覺得在文化、科學上,恐怕基本上要提出這樣兩個口號貫徹,就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一個在藝術上,一個在科學上。(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主編逢先知、金衝及:《毛澤東傳》1949-1976,中央文獻出版社,第490-491頁)。 最好的txt下載網
19科學和藝術的“春天來了”(4)
就在這次會議上,毛澤東在作總結講話時明確提出:“藝術問題上的百花齊放,學術問題上的百家爭鳴。我看應該成為我們的方針。‘百花齊放’是群眾中間提出來的,不曉得誰提出來的。人們要我題詞,我就寫了‘百花齊放,推陳出新’。‘百家爭鳴’,這是兩千年以前就有的事,春秋戰國時代,百家爭鳴。講學術,這種學術也可以講,那種學術也可以講,不要拿一種學術壓倒一切,你如果是真理,信的人勢必就會越來越多。”(《毛澤東文集》老7卷,人民出版社,第�54-55�頁)
“百花齊放”和“百家爭鳴”連在一起作為一個方針提出,這是我黨歷史上第一次。前面已經講過,“百花齊放”是1950年戲曲工作會議上一位老藝人提出來的,周揚認為很好,向毛澤東作了彙報,毛澤東也認為很好,於是在給中國戲曲研究院題詞時便寫下了:“百花齊放、推陳出新”。“百家爭鳴”最早提出是在1953年7、8月間。當時,中央決定要###就中國歷史問題、中國文字改革問題、語文教學問題組織三個委員會加以研究,7月26日###提出三個委員會的名單,8月5日中央予以批准,毛澤東還對各個委員會主任的人選批了意見。中國歷史問題研究委員會主任陳伯達向毛澤東請示研究工作的方針,毛澤東講了四個字:“百家爭鳴”。
當時兩位著名歷史學家郭沫若和范文瀾對中國奴隸制和封建制的分期問題,主張不同。範主張中國封建社會自西周始,郭主張中國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的分期的標誌在春秋戰國時代。這就是“百家爭鳴”首先從歷史研究而發的原因。幾年來,“百花齊放,推陳出新”這個口號已經無人不曉,可是“百家爭鳴”卻一直沒有公開講過。直到這時,“百花齊放”和“百家爭鳴”才因時應勢連在一起,作為黨在藝術和科學方面的一項長期的基本的方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