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富豪黛菲娜》最快更新 [aishu55.cc]
21
高里奧先生寵愛女兒的事情人盡皆知,但瓦勒諾完全沒想到,這位父親能做到這個地步。
然而瓦勒諾能說什麼呢?
本就指望著巴結對方能撈到更多好處,瓦勒諾再覺荒唐,也只能賠著笑容奉承道:“真羨慕你,先生,和女兒的關係竟然那麼好!”
坐在書桌邊的黛菲娜甜甜一笑,這點她絕對不否認。
兩位大人寒暄過後,就進入正題。
拿著紙筆的黛菲娜聽了聽,就迅速判斷出來了這次二人商議的主題關乎於工人的工資價格。
一間工廠的規模大小,不在於僱傭人數的多少,而在於機器數量。生產密露絲印花布,既然是“印花”布,自然包括兩道工序,其一是織布,其二是印染。
因而建廠需要購置織布機和印染機兩種機器。
這麼一來,初期購買機器的花銷就多了整整一倍,外加維璃葉本地其實就幾千名市民,不論從預算來看,還是從城市規模來看,工廠規模理應在百餘人左右最為合適。
“買地皮要花錢,買機器也要花錢,買原料也算成本,”瓦勒諾抹了一把自己整整齊齊的黑髮,感嘆一句,“再加上打點官員、下發許可等等雜七雜八的事項,初期花的錢可不少。”
“你的意思是?”高里奧先生問。
“我的意思是,”瓦勒諾說,“唯一能壓低成本的環節,就在於工人工資了。”
“約翰·塞耶斯醫生計算過這部分價格,”高里奧先生回答,“工人工資最多能夠開到一日十蘇,再高的話,就無法保證第一年不賠本。”
“十蘇未免有點,呃,太多了。”
瓦勒諾乾笑幾聲:“我覺得可以再壓一壓,先生,一開始就訂這麼高,之後成本波動,就不好降薪,日薪八蘇足以,若是女工,還可以再低一些。”
日薪八蘇……
黛菲娜在心底飛速算了起來:一法郎等於二十蘇,而在法國,政府規定一根法棍的價格是一蘇。
也就是說,工人累死累活勞作一天的薪水,也就只夠買八根法棍。
就這還是男性工人呢,聽瓦勒諾的意思,女工的價格甚至更低。這麼算下來黛菲娜不禁咋舌:都說十九世紀的資本家黑心,這麼一算,說黑心都能算得上稱讚。
然而高里奧先生卻不太贊同瓦勒諾的提議,他微微蹙眉:“沒必要在這方面斤斤計較,工人吃不上飯,怎麼會好好工作?”
“先生,這你就不懂了。”
總算是說到了瓦勒諾比高里奧先生了解的地方——他可以靠開乞丐收容所發家的,在“對付”窮人方面,瓦勒諾自詡經驗豐富。
“維璃葉工業不發達,所以也就沒有工會,”他侃侃而談,“而這工會呢,早晚是要組織起來的,不就是個或早或晚的問題。工會一建成,就會出現各種麻煩,什麼抬薪啊、談判啊,該來的總會來的。為了避免之後為難,再鬧出什麼罷工的亂子,不如一開始工資定的低一些,日後抬價也痛快一些,說不定還能落個好老闆的美名呢。”
高里奧先生卻連連搖頭。
“關於工會的事情,”他說,“不如請塞耶斯醫生組織,幫助工人建立工會,選出個代表來與你我商討出一個合適的工資區間來。”
“嗨呀!”
瓦勒諾一聽頓時急了:“哪裡有工廠主和工人商議薪水定價的道理,這、這是開工廠的樣子嗎?”
高里奧先生仍然無動於衷。
他堅持不壓低工人工資,倒不是出於什麼道義或者仁慈之心,單純是高里奧先生的經營理念和瓦勒諾不一樣罷了:麵粉商出身的他對吃飽肚子這件事非常上心。
道理也很簡單,只有工人吃飽肚子,才能更好的工作;他們忍受飢餓,工作效率就會降低。那一蘇兩蘇加起來確實也是一筆錢,但剋扣這筆錢而降低了工作效率,損失的錢遠比工人工資更多。
但高里奧先生並不想與瓦勒諾爭吵,他本就不是能言善辯的人。
於是他想了想:“不如這樣,我們三人投票決定吧,待市長先生來了,聽聽他的意見。”
瓦勒諾一聽,這還得了?!
他本來就是想私下和高里奧先生商議一番,這筆壓低工資的錢二人平分,讓市長知道了不僅沒油水可撈,說不得他還要把這件事說出去敗壞自己的名聲。
瓦勒諾立刻就放棄了這個話題,讓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