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大門,他勒住坐騎。李淵的近侍見是楊玄感親臨府門,趕緊迎上前去:“楊大人,待小人扶您下馬,然後就去通報。”
“不必了。”楊玄感將一封摺疊的字柬交與近侍,“請儘快交與李將軍,萬萬不可延誤。”說罷,揮鞭飛馬離去。
近侍心中納悶,但他不敢耽擱,急步入內稟報。
李靖與紅拂二次返回,與李淵未及說上三言兩語。李淵接過字柬開啟一看,頓覺驚愕。字柬上赫然寫道:
李靖、紅拂之舉走露風聲,火速安排逃離。
李靖看出李淵神色有異:“李將軍,為何沉默不語?”
李淵遞過字柬:“這是楊玄感親自送來的。”
紅拂湊過來與李靖同看,二人也覺意外:“楊玄感這是何意?”
李淵已拿定主意:“無論何種原因,只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我要對二位的安全負責。夜長夢多,立即送你二人離開涿郡。”
此刻,楊玄感已在臨朔宮,正向楊廣陳奏:“……為臣所說句句屬實,不敢有半句謊言。”
“你敢斷定,李靖、紅拂在李淵處?”
“篤定無疑。”楊玄感又加表白,“臣假意應承,為的就是穩住他們。”
“很好,朕很欣賞你的一片忠心。”楊廣又問,“若捉來李靖、紅拂可敢當面對質?”
“臣謹遵聖命。”
“你且回去聽候宣召。”楊廣打發走楊玄感,隨即吩咐王義帶一隊御前護衛,去擒拿李靖、紅拂。
王義去不多時,劉安回到臨朔宮。一見楊廣,即滿懷邀功請賞的心情說:“萬歲,奴才有一機密大事奏聞。”
“講。”
劉安遂把楊約的言語學說一遍,滿以為楊廣定要大吃一驚,大發雷霆,不料楊廣只是淡淡地應了一句:“朕知道了。”
劉安不甘遭到輕視:“萬歲,楊玄感有謀反之心,應即拘問才是。”
“不必再講,朕自有道理。”楊廣說罷又自言自語,“不過,這楊約大義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