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部分(2 / 4)

小說:隋煬帝 作者:莫再講

如何出兵?”

“萬歲,臣已輪番派出快馬傳旨,一者有些邊關軍馬因守土有責,不敢撤離。二者,有些隊伍路途遙遠,尚在途中。”

“朕不要聽你這一二,只要年底前集結兩百萬大軍,就能給高麗國滅頂之災!”楊廣不容宇文述分說。

宇文述哪敢再辯:“臣遵旨。”

李淵忍不住啟奏:“萬歲,距元旦尚有兩月,過於急切地調兵遣將,催運糧草,倘若高元來朝,出兵之舉做罷,豈不前功盡棄。”

“此言差矣。”楊廣耐住性子訓示,“眾卿不可有此幻想,朕料定高元不會改弦易轍,絕對不敢來朝。我方備戰舉措,相信已被高麗奸細探去,對方必然正加緊部署備戰。以兵貴神速之理,我方進攻不應久拖不決,正所謂宜早不宜遲。因而發兵準備還需加緊,以必保元旦出征。”

宇文述等也覺楊廣言之有理,同聲回答:“承蒙萬歲教誨,臣等一定竭盡全力。”

劉安進殿稟報:“萬歲,楊玄感自東萊郡歸來,請求陛見。”

“朕正要找他,著其進殿。”楊廣臉上收起了笑容。

楊玄感進武耀殿叩拜已畢,楊廣劈頭便問:“你知罪嗎?”

楊玄感一怔:“為臣矇昧。”他哪裡知道,來護兒已先行派人奏本。

“楊玄感,你殘酷虐待折磨船工,使兩千四百餘人致死,造成船工怨聲載道,甚至對朕有不敬之言,難道你還故做不知,矇蔽聖聰嗎?”

“萬歲所說不差,但為臣自忖無罪。”

“何以見得?”

“臣受萬歲差遣,督造三百艘海船,首要者是及時造出戰艦,以保證不誤跨海東征。而船工拖沓怠工,若只顧婦人之仁,則海船何月何年交工?如今臣提前將戰艦交驗,何罪之有?”

“好!非但無罪,而是有功。”楊廣擊案稱讚,“說得好,朕心中其實早有定論,今日就是要你當眾發此議論。眾卿可曾聽見,當以楊玄感為楷模。為了早日踏平高麗,為做好出徵準備,要不惜一切代價。”

“臣等遵旨。”宇文述帶頭回應。

李淵猶豫片刻,再次開口:“萬歲,有一事臣不能不奏。”

“講。”

“轉運軍糧至遼西懷遠,獨輪車運送似得不償失。路途遙遠,道路艱難,車伕走死逃亡居多,糧食到鎮所剩無幾。依為臣之見,當待楊約大人戎車造好之後,以騾馬戎車運載為宜。”

楊廣此刻對楊玄感頗為信任:“你一路行來,皆與輸糧隊伍迎面相遇,所見所聞,且當殿奏來。”

楊玄感不加思索:“萬歲,臣見輸糧隊浩浩蕩蕩,氣勢恢宏,車伕無不信心百倍,糧車奔走如飛,好壯觀好氣派的情景。”

楊廣聽得心中舒坦,喜上眉梢:“如何,朕之旨意誰敢不遵。討伐高麗,乃大振國威之舉,眾卿不可再有三心二意,哪個再敢自以為是,那就休怪寡人不客氣了。”

誰還再敢說逆耳之言,文臣武將各揣心腹事下朝。

李淵回到行轅,剛進院門,近侍迎上通報:“大人,有舊友來訪,已在客廳等候多時。”

李淵猜不出是何人造訪,緊走幾步跨入客廳,不禁又驚又喜:“你們!哪陣香風把二位吹來,歡迎,歡迎!”

來客是李靖與紅拂。李靖仍是道家打扮,紅拂依然光彩照人。三人敘些別後情景,李淵不免問道:“二位如何來到涿郡?這一向都在何處安身?”

李靖笑答:“閒雲野鶴,四海為家,浮萍一葉,順水飄流,來到涿郡又有什麼奇怪呢。”

“不見得,愚兄認為賢弟是有為而來。”李淵對他二人來意已料出幾分。

紅拂莞爾一笑:“李公直言不諱,我們又何必兜圈子呢。上次分手之時,即已忠告李公,天下者乃人人之天下,緣何至今無動於衷?”

“敢問二位,不遺餘力鼓動愚兄自立,我若敗九族盡誅,若勝位登九五,又與二位有何利害呢?”

李靖一笑:“李兄所問欠妥。楊廣謀篡,弒父霸母,人所不齒。近年又無休止地豪遊天下,頻頻用兵,現又傾盡國力欲伐高麗,百姓不堪重負,人民苦不堪言,難道不該拯民於水火之中?”

“賢弟憂國憂民之心,令愚兄欽敬。然大隋天下根基尚穩,如若輕動,徒惹滅門之禍。”李淵對二人一揖,“有負二位厚望,慚愧慚愧。”

李靖、紅拂起身告辭。臨行,紅拂再進一言:“妾本女流,見陋識淺,願奉一言,留與李公。應天順人乃道義之舉,因勢利導把握潮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