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李二的同意後。
將李牧的封地換到了壽山鄉。
偉大的寬宏的李二,為了體現他的仁慈,還將整個壽山鄉,化為了李牧的封地。
也就是說,這壽山鄉的事宜,基本上就是李牧說了算了。
不過還是要遵守大唐律法的。
雖然李牧的封地是整個壽山鄉,不過這塊封地上的住戶卻沒有多少。
李牧的歸化子爵爵位,可以食邑五百戶,實封為二百戶,可是目前壽山鄉的住戶,聽梅兒介紹只有一百戶。
也就是說裡李牧的真實食邑,還差一百戶的距離。
也難怪,連年的戰亂,就連人口密集的中原之地,人口都是很稀少的。
更不要說泉州了。
李牧的封地上能有一百戶的真實食邑,這已經很不錯了,就這一百戶的食邑,還是泉州太守看到壽山住戶,太少的原因。
又從附近的地方搬遷來十幾戶人家,湊夠的這一百戶的食邑。
在梅兒的陪伴下,大概的觀看了一下,壽山歸化子爵府的情況,整個府宅的建制,用梅兒的說法是。
嚴格的按照大唐的禮制來建造的,沒有多出來一絲一毫的不符合禮制的地方。
府宅沒有什麼好看的了,李牧就像一隻老虎一樣,開始巡視自己的領地一樣,讓梅兒指路。
身後跟著幾位士兵護衛。
李牧開始了他壽山領地的第一次巡視之旅。
看慣了長安城的壯闊場景,突然來到這多山的地方,看看山景,也別有一番風味的。
壽山是一個山多,地少的地方。
七山半水二分半田,就是對壽山的形容了。
走著走著李牧一行人就來到了一條,小溪邊,站在高處看,原本曾經是良田的地方,此時還只能看到良田的痕跡。
因為這條小溪的兩邊,儼然已經變成了工地。
現在正有不少的人在小溪的兩旁,勞作著,不時的在沙土中翻找著什麼,有的人還會在小溪中,將手中的東西清洗一下。
再交到看上去是管事的人手裡。
看到這一幕的李牧,知道他這是到了田黃石的開採現場了,梅兒的話證明了他心中所想。
看到李牧注意到了山下的情況,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