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部分(4 / 4)

宋人的書畫鑑賞家郭若虛在《圖畫見聞志》中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

非遺“梅花篆字”龍

非遺“梅花篆字”龍

到了明代,龍的形象更加具體豐滿起來,《本草綱目翼》雲:“龍者鱗蟲之長。王符言其形有九似:頭似牛,角似鹿,眼似蝦,耳似象,項似蛇,腹似蛇,鱗似魚,爪似鳳,掌似虎,是也。其背有八十一鱗,具九九陽數。其聲如戛銅盤。口旁有鬚髯,頷下有明珠,喉下有逆鱗。頭上有博山,又名尺木,龍無尺木不能昇天。呵氣成雲,既能變水,又能變火。”其中“梅花篆字”所表現的龍骨梅魂,更是把龍的精神和中華民族的精神緊密聯絡在一起。

在《三國演義》中,羅貫中透過曹操之口,概述了龍的特點:“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雲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於宇宙之間,隱則潛伏于波濤之內。方今春深,龍乘時變”。

清代袁枚則在《子不語》中寫到“雷雨晦冥,龍來哀號,聲若牛吼。”'4'

龍在傳說裡有多種型別,共同特點是身長有鱗、嘴邊有須、四隻爪子。

其中一種較為常見的龍的形象特點為九似:角似鹿、頭似駝、眼似兔、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魚、爪似鷹、掌似虎、耳似牛。'5'

東西差異

“龍”雖然在英文中一般翻譯為“”,而歐美西方文化中的“”與中國傳統的龍不僅在外觀容貌上有極大差別外(先秦古龍與應龍同西方龍在外形上存在相同之處),背景和象徵意義都分別甚大,但其實並不只是如此。

在基督教流行之前,西方的“”一直是維京人、塞爾特人和撒克遜人的民族象徵,這點和東方龍無異。隨著基督教勢力的壯大,龍和蛇有負面涵義,其在《新約全書》的啟示錄中被描繪為邪惡的“古蛇”、“魔鬼”、“撒旦”,從此西方龍就常與邪惡畫上等號。

《啟示錄》(123)“有一條大紅龍,七頭十角,七頭上戴著七個冠冕。”

龍的種類編輯

青龍:為“四聖”、“四象”與“天之四靈”之一,又稱為蒼龍,代表東方,青色,因此稱為“東宮青龍”。相較於《禮記》四靈(龍、鳳、龜、麟)中的龍來,青�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