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大戲他們還是看的,《三國演義》當中,要是沒有“張松獻圖”,劉備能夠輕易的得到蜀地嗎?
地圖,在中國人眼中實在是一種極具象徵意義的東西!這就使得軍閥們不但不允許別人進入他們的地盤繪製地圖,自己也不願意出錢出力去繪製地圖。
即便是像閻錫山、龍雲、張作霖一樣比較有眼光的大軍閥,也都不約而同的選擇了偷偷繪製,然後將地影象寶貝一樣藏起來,絕不肯輕易示人,更不要說裝備部隊了!
在這些地方軍閥的眼中,繪製詳細的地圖實在是已經成為了一件相當有風險的事情!
畢竟,誰都不願意將自己勢力範圍內的地理和交通昭示天下!
這樣一來,要想制定全副的詳細中國地圖就比登天還要難了!就拿南京政府最新制作的軍用地圖來說吧,由於南京政府的繪圖人員根本就進不了四川、雲南、山西、兩廣等軍閥割據的省份,所以整套地圖中就只有江浙、安徽、兩湖等幾個南京政府掌控在手中的省份繪製的比較精確。
可那些無法進入或者是被日本人佔據的省份總不能在地圖上空著吧?最後無奈的南京政府只能去尋找一些古老的地圖和他們新進繪製的地圖放在一起湊數,其中有些早期的地圖甚至是一百多年前的產物!
拋開歷史上繪製這些地圖時期在技術層面上的問題不說,光是在這成圖後的百年之間,圖紙上的河道、公路甚至是城市都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讓軍官對著這樣的地圖指揮作戰,又怎麼會有保障可言呢?不犯錯那才是怪事呢!
在這種獨特的歷史背景下,日本人不可避免的在地圖問題上栽了個大跟頭!此時日本情報機關那出眾的情報蒐集能力反而成為了一種缺點!
在日本特務們的“努力”下,開戰之前日本軍部就已經擁有了幾十種不同版本的中國地圖!這些地圖中有中國政府組織繪製的全套中國地圖,也有地方軍閥繪製的區域性區域圖,按理說這應該讓軍部感到滿意才是!
可實際上這卻是要命的開始!聰明的日本將領們將這些地圖放在一起,想要總結出一個最完善的版本。但在比較之後日本人才發現,這些地圖居然出現很對互相矛盾的地方!!採取的比例標尺更是五花八門!結果日本軍部的製圖參謀當場就吐了血!
最後日本軍部只能採用了和南京政府差不多的法子,保留了南京政府最新繪製地圖中政府勢力範圍的部門,再將從各地方軍閥手中得到的區域地圖湊上去,這才拼出了一套勉強能夠的中國地圖
用這樣一套“混亂”的地圖作為制定作戰計劃的依據,日本軍隊在中國戰場上犯下的那些低階錯誤也就不難理解了!
就拿最近被中國軍隊全殲的第6師團和第106師團來說吧,如果岡村寧次知道廬山以西和黃梅以西的詳細地形,那麼這兩個日軍師團很有可能會逃出生天!可實際的情況卻是,岡村寧次使用的中國地圖也是次貨,松浦師團甚至到被薛嶽的部隊困在了萬家嶺之後才知道,他們穿插到的這片區域居然是如此的險峻!
所以要說起對獨山鎮附近環境的掌握程度,黃浩然只需要派人隨便找幾個本地的山民給他的部隊當嚮導就能夠立刻將鬼子手中的那些破爛軍用地圖給比下去!
就這樣,這場仗的地利,被黃浩然牢牢的握在了手中!
加上小鬼子在中國做的孽又太多,早就將中國老百姓給得罪死了,所以本間雅晴想要依靠當地百姓給他們帶路是根本沒有可能的事情!!
於是,人和,自然也到了黃浩然這一邊!
這番此消彼長之下,黃浩然的部隊和本間雅晴的第27師團在距離遠近和動手先後上的差距被基本上填平了。
佔據著地利和人和,正是黃浩然敢於實施這次穿插作戰的原因所在!
第191章:決斷
9。191 決斷
“夜間長途奔襲,鑽山溝走上百里的山路,還要比幾個小時前已經動身的鬼子先趕到湖邊,這錘子買賣可不好做啊。。。。。。”
聽到黃浩然背對著自己說出這番話,範介意識到他的司令官這是已經下定了決心,要和本間雅晴在獨山鎮附近的大山裡面過過招。
“總座真要打的話,那就必須動用咱們第25集團軍的基本部隊!此次穿插作戰就等於是要在第27師團的咽喉上來一刀,本間雅晴肯定會湖邊和我們玩命的!這樣的惡仗,一般的部隊可扛不住!”
作為黃浩然的參謀長,雖然範介還有些弄不明白黃浩然下這一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