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部分(2 / 4)

小說:血魂1937 作者:中國長城網

部的把戲,指著陸相杉山元喝道:“轉移?轉移到哪裡去?臺灣??朝鮮?本土?還是靖國神社?”

陸相杉山元只能低著頭一言不發,任由裕仁天皇對他冷嘲熱諷!

按照裕仁天皇原先的安排,8月以前侵華日軍將不會向任何新地區發動進攻。可在磯谷師團覆滅之後,裕仁天皇已經無法再考慮戰略上深入還是分散的問題了,他要求日本陸軍必須立刻設法擊敗中國軍隊,以挽回“皇軍無敵”的聲譽。近衛內閣按照天皇的指示作出決定:迅速向中國大規模增加兵力,發動更大的進攻,誓報臺兒莊慘敗之仇。

陸相杉山元很清楚,徐州是中原重鎮,武漢政府定然不會輕易放棄,如果不能調集重兵,四面合圍,那將很難打通津浦線!而聚集部隊這是需要時間的,於是杉山元命令華北日軍司令寺內壽一指示板垣徵四郎的第5師團必須儘快救出坂本支隊,然後脫離戰鬥,等待時機。

按照杉山元的計劃,侵華日軍將從華北方面軍和華中派遣軍的陸軍師團之中糾集了13個精銳師團,約30萬軍隊(其中包括後退補充休整後的板垣師團),並配有各種重武器,飛機數百架,兵分6路對徐州形成大包圍,採取南北對進,側翼迂迴的戰術,圍殲雲集在徐州一帶的第5戰區主力。

得到命令的坂本支隊立即轉向,瘋狂的向臨沂方向靠攏,湯恩伯的20軍團一步也不敢後退,死死地頂在了坂本支隊的前面。

黃浩然則帶著消滅完磯谷師團的數十萬中國大軍緩緩壓上!

此時,日軍前線指揮官電告大本營:徐州地區有一股中國軍的強大集團,據可靠情報,該集團兵力約為50個師,60餘萬人,幾乎全部為武漢政府的精銳部隊。

陸軍統帥部頓時欣喜若狂,認為這是報臺兒莊之仇的一次難得的戰機。

杉山元陸相當即向裕仁天皇報告,強烈主張發動徐州會戰。他說:“對於集中在徐州方面的中國軍予以痛擊,可以收到挫傷敵軍抗戰意志的巨大效果。因而,陸軍準備實施對徐州的殲滅作戰,由於該敵差不多是中國軍隊的精銳主力,並且已經處於孤立狀態,我軍應不失時機,以大的兵力,以大的規模會戰,使之一舉徹底殲滅該敵。本職認為,只要達到了殲滅這股敵軍的戰略企圖,就能使武力解決中國事變,促使武漢政權屈服投降,邁出決定性的一步,亦可挽回我軍在臺兒莊的不良影響。”

裕仁天皇見報,頓時喜出望外,他也認為這是打壓最高當局囂張氣焰的大好良機,於是立即予以批准:准許陸軍圍殲徐州中國軍隊,並要求此次進攻,定要取得巨大戰果,不能使徐州地區50個師的中國軍隊一人漏網,務求全殲。

為求速戰速決,不失這千載難逢的良機,大本營陸軍部於當日向華北方面軍總司令官寺內壽一大將、華中派遣軍總司令官畑俊六大將下達作戰命令:

一、華北方面軍司令官應以有力之一部擊破徐州附近之敵,佔據蘭封以東隴海線以北之地區

二、華中派遣軍司令官應以一部佔據徐州以南津浦線附近。

日大本營在動員華北方面軍、華中派遣軍的主力投入這場戰鬥的同時,還下令關東軍派軍支援。

由於華北方面軍司令官寺內壽一大將與華中派遣軍畑俊六大將的官銜相同,誰也不會接受對方的指揮,因此,只有緊急派遣大本營陸軍參謀本部的作戰部長橋本群少將,率領參謀本部的參謀軍官,在濟南成立大本營派遣班,組織包括華北與華中日軍的參謀軍官,進行徐州會戰的作戰協調工作。

日軍以第16、第144師團增援北線的第5師團,沿津浦路向南推進,以引誘中國軍隊主力;以第14師團從濮陽渡黃河入魯西南和豫東,斷隴海路,從而阻遏援徐州之中國軍隊,亦斷徐州守軍退路;以第13師團在南線的蚌埠、懷遠間集結;以第6、第9師團向鳳陽、合肥進逼;以第101師團向蘇北攻擊。

杉山元的這一手立刻讓李長官感到了壓力,而正在集中精力圍攻坂本支隊的黃浩然卻完全沒有察覺。

4月17日至18日,中國軍隊猛攻板垣師團坂本支隊,但由於坂本支隊已經在20軍團的重壓下堅守多日,形成了較為完備的工事,從而使得中國軍隊付出了較大的傷亡代價,好在中國軍隊受到全殲磯谷師團的勝利鼓舞,士氣比較旺盛,成功的額延續了攻勢。

19日凌晨,板垣師團主力與湯恩伯20軍團第13軍遭遇,併成功擊潰第13軍主力前進至向城,與坂本支隊遙相呼應。

黃浩然命令湯恩伯務必阻斷板垣師團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